那會兒她可佩服袁清了,一邊看書一邊烤魚,什么時候該翻面,看都不需要看,時間掌握得正正好,讓她十分羨慕。
等烤得多了,她也習得了這經驗,看前面背過的內容,不讓心神完全沉浸進去,同時數著看的頁數,差不多看個三四頁就該翻一下。
說到底,這種時候一心二用的看書,效果不是那么好,旨在鞏固。
“呃,一時晃神沒留意。”袁清解釋,又看向她的烤魚,提醒道:“你的能吃了。”
宋英瞧了瞧自己烤的,確實已經熟了,便分了袁清一半,一邊吃著一邊繼續烤。
照例是約么辰時,袁清回到了書院,因為縣試還未結束,今兒書院里并沒有正式的講經課業,書屋里讀書的同窗也不多。
他在自己的位置坐下,吸一口氣,緩緩吐出,如此反復幾次,才讓郁躁的心平靜了些,提筆準備寫策問。
旁邊的劉小姐相好的書生蒲彥見了,不由調侃道:“不是說第一道四書題你和沈兄半年前在文府上看到過么,怎么,袁兄還是擔心取不中?”
往常袁清寫文前,可不像今日,還得深呼吸一會兒,才能凝神靜氣。
袁清對他笑了笑,回答道:“不到最后發案,誰能真正確定自己能取中。”
“這倒是。”蒲彥點點頭,也埋頭寫文章去了。
太陽越升越高,陽光從窗戶灑進了來,照得身上暖了些,但裸露在外的手指仍是凍得微僵。
不過,袁清習慣了,偶爾停頓下來搓一搓、給快要凝固的硯臺加加水,并不影響思路。
就在他又一次停下筆,給硯臺加熱水的時候,幾個住在外面的同窗走了進來,在說笑著什么。
“我看他就是昨晚回去想了一夜,越想越覺得這是門極好的親事,今兒才會又去回春堂。”
捕捉到"回春堂"三字,袁清下意識望過去,等待著他們的后文,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,回春堂就三個人,還未說親的只有宋英與林文軒。
而自己的同窗們,應該不大可能背后議論一個姑娘家,特別自己之前影兒都沒聽說過,所以他們口中的親事,更大可能是宋英的,有人看上了宋英。
果然,又一個同窗嘲諷道:“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呀,以小宋大夫的能力,供養一個讀書人那是綽綽有余,他既全了名聲,又得了實際的好處……”
袁清擰眉,沒等這人把話說完,便插口問道:“誰看上宋英了?”
眾人看向他,其中一人道:“清水書院的一個書生,聽說先前縣試的時候悚場,虧得小宋大夫使用激將法,才令他克服悚場。昨兒去醫館感謝小宋大夫,扣扣搜搜的送了一籃子雞蛋。
小宋大夫應該看出他這籃子雞蛋攢的不容易,沒有要,結果這人說要娶小宋大夫為妻作為報答。”
這時,旁邊寫文章的蒲彥也停了下來,問道:“真的假的?這人才學怎么樣?若有真才實學,于小宋大夫而言,也算是一門好親事了。”
袁清眉宇緊擰,斥道:“蒲兄慎言!事涉女孩子的清名,怎可亂說?”
“這也不算亂說吧?”蒲彥揚了揚眉,“事實而已。”
袁清唇角抿得更緊了,冷冷道:“那日龍門前,也是事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