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對外家沒什么感情,但也沒仇怨,既然現在認識了,以后少不得就要每年維持一下親戚關系,宋英自然不能讓眾人繼續指責舅舅,便解圍道:“現在我不是大夫了,苦日子都過去了。”
“那倒是,真是能干呀,誰能想到一個孤女,竟還成了城里大夫。”
“可不是,這樣說來,宋家倒還是厚道人家,還舍得拿錢送女娃去學藝。”
“這還用說,宋家要是不厚道,一個沒娘的女娃,當初生下來就淹死了,哪能拿出那么多糧食請人給她喂奶……”
這些話聽得宋英想翻白眼,奶奶會舍得拿出糧食養她,是因為爹爹堅持要養大她,堅持不續弦,她不得不妥協。
但這些在外人看來也是奶奶他們的厚道,她辯駁不了,便只針對前一點解釋:“我學醫沒要錢,去做短工的時候入了師父的眼,就收我為徒了。”
村民們熱鬧的夸贊一滯,王顯章則是皺眉道:“做短工?”
村民們的神色一下精彩起來,現在宋英只有十四歲,以前只會更小,這么小的女孩去做短工,自然不能像成年男人們那樣做力氣活,哪有那么容易找到合適的短工的,這其中,只怕內情多著呢。
貨郎也是感慨了一陣,終于想起正事,忙道:“王三哥你得趕緊跟我走了,你們舅甥回頭再好好相認。”
“對對對。”王顯章忙是點頭,慶幸終于能脫離尷尬。
宋英也想點頭,忽而想到那家人是幺舅舅的岳家,算起來與她也是沾親,便問,“既然是舅母的娘家,我是不是也得過去上柱香?”
這種繞著彎又不熟的親戚,不知道就罷了,既然知道了,還是先問一問,別落下禮數。
王顯章愣了下,又是點頭:“對,你也該去上柱香。”
宋英便跟了去。
一行人到了張家,之前攙扶走張家老婦人的中年女子迎上來道:“總算是來了,當家的,你趕緊跟大哥去山上砍些樹回來抬棺材,要粗些的。”
說著,看見了旁邊的宋英,詫異地問:“這位姑娘是誰?”
她雖然出嫁多年,對娘家村里的姑娘不大認識,但這位姑娘的衣著與通身的氣度,一看就不會是村里的人。
王顯章清咳一聲,“這是我三姐的女兒。”
“你三姐?”婦人錯愕,“你哪個三姐能有這么標致的閨女?”
不少在張家幫忙的人也看了過來,王顯章又臊得不行,“還有哪個三姐,我親三姐,這是我們親外甥女。”
宋英沖婦人微微頷首,輕聲喚道:“幺舅母,我來給張家姐姐上柱香。”
婦人“啊”了一聲表示應答,又思索片刻,總算是反應過來,“是你嫁到杏花村那位三姐是吧,哎呦,這么多年不見,外甥女出落得這么漂亮了啊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