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館內宋英望了望日頭,見約莫申時中了,看完一個來復診的病人后站起了身。
“師叔,那我們就先走了,雁行他們應該已經等著了。”
早上她來就說了今兒要去與陳云澤談生意,馬大夫點頭,又囑咐道:“不要太晚,天黑前必須歸家。”
宋英與林文軒應下。
因不再是胰子生意,林文軒本不想去的,轉念想到宋英與羅雁行兩個女孩,若陳云澤有了歹心或者照看不周,后果不堪設想。
師兄妹兩個到時,羅雁行他們已經到了,正大開著門,喝著茶閑聊著。
看見袁清,林文軒愣了愣,“袁公子怎么也在?”
陳云澤一邊起身迎接他們,一邊笑著回答道:“咱們的生意要把織機掛在袁兄名下,可不得他也在么。”
“織機?”林文軒愕然,早上師妹只說了做蜀錦生意,他以為是從其他地方拿貨販賣,竟然是要從源頭開始!
“先坐,咱們邊吃邊聊。”陳云澤招呼道。
但其實,也沒什么好聊的,大家都有意向,分工也基本確定。
陳云澤有門路拿到機戶票,袁清能提供2架織機的免稅,羅雁行負責售賣出去。
至于所謂的宋英提供人脈,其實是陳云澤的抬舉,蜀錦難得,根本不愁銷路,只要織出來,不需要看在宋英的面子上,這些官太太富太太們也會爭先購買。
再嚴格些,這樁生意陳家自己就能做,根本不需要與他們合伙。
秀才只有兩架織機的免稅額,要開作坊,陳家就不可能只找袁清一個秀才,多他一個不多,少他一個不少。
至于售賣,那陳家就更不缺掌柜了。
說到底,這樁生意是陳家的一個善意,想要以此與宋英、與袁清搭上線。
宋英女大夫的身份,注定她能在各府女眷里擁有門路,蜀錦用不上,其他生意能用上啊。
而秀才雖只能免2架織機的稅,但舉人能免20架,而且不止機戶稅,交易稅也能減免,如果以后要將蜀錦賣到其他地方去,過境稅也能免。
這樁生意,是陳云澤與他們初次合作的小試牛刀,重點都在以后。
等眾人吃了些飯菜,略微墊了下肚子,陳云澤便迫不及待開口了:“那咱們先說機戶稅。”
他看向袁清,“每架織機的機戶稅是每年2兩銀子,2架就是4兩,以后我們每年給你2兩銀子,你賺2兩,我們也少交2兩,皆大歡喜,袁兄可有異議?”
“不知陳兄打算買多少架織機?”袁清不答反問。
陳云澤不知他用意,還是道:“民間織造,官府規定最多只能10架,再多就要另外向官府申請了。所以我打算買10架。”
袁清微點了下頭,道:“來的路上聽陳兄說了很多,我也想了一路,覺得這門生意確實很有賺頭,也想分一杯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