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用這些人情,只為換一個保證。
誰說女子無大義,世間男兒又有幾人能為師門做到這份上?
軟老太爺微微頷首,他的想法與二兒子是一樣的,“這事就先這樣吧,她若真能拿出確鑿證據,老夫身為大理寺卿,自當為她主持公道!”
接下來的幾日,林大夫帶著宋英到各家拜訪,流程都是一樣的,展示徒弟的醫術,而后說明來意,告辭離開,答不答應,全看各家自己決斷。
最后,林大夫帶著宋英去拜訪了王侍御史的夫人。
侍御史在都察院當值,從六品,但在京城這等遍地朱紫之地,實在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人物,其夫人李氏乃是皇后的胞妹。
國朝后妃選自民間良家,李家根基淺,在京城這等公侯遍地、朱紫滿街的地方,連末流都排不上號。
見林大夫帶著徒弟拜訪了一圈權貴,最后來找自己,李氏頗有點受寵若驚的意味。
她出身莊戶人間,京里的夫人小姐們對她十分看不上眼,賞花宴上,她們故意用她聽不懂的典故作詩;品茶時,笑她分不清雨前龍井與陳年舊茶;就連她精心準備的繡品,也被說成是“村氣未脫“。
李氏親自將林大夫師徒迎進門,“快請上座。”
又轉頭吩咐丫鬟,“去把前兒皇后娘娘賞的雪芽茶沏來,用那套雨過天青的茶具!”
待林大夫落座后,李氏的目光忍不住在宋英身上多停留了片刻。
這段時日,林大夫帶著徒弟四處拜訪的事情早在京城的官宦之家傳開了。
十五六歲的姑娘,千里迢迢隨著師父到京城,又四處拜訪權貴,意思很明顯,林大夫想給愛徒在京里挑選一門好親事。
見宋英姑娘一襲素凈衣裙,發間只插一支銀簪,卻自有一段清雅氣度,讓人生不出任何輕視之心。
她暗暗佩服,若是當初自己也能有這等沉著氣度,也不至于被京里夫人小姐們諷得局促不安。
“這位就是宋姑娘吧?”李氏露出親切的笑,“出落得可真好,瞧著一點不像莊戶人家出來的。”
林大夫聞言,笑容深了幾分,似是很喜歡聽人這么夸自己徒弟。
她瞇著眼打量宋英,語氣里帶著藏不住的自得,“不是我王婆賣瓜,就我們英兒的相貌氣度,比之京里的千金閨秀們也不差。
我這一輩子,無兒無女,只有這么一個徒弟,當親生女兒一樣,只盼她往后能常伴身邊。”
宋英抿著唇,在旁笑得羞澀。
李氏微笑說著客套話,“宋姑娘端莊貌美,又習得那般醫術,一定能找個好婆家。”
林大夫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,眼底浮起一絲愁緒,她輕輕摩挲著茶盞邊緣,“我自個兒看著她樣樣都好,可到底家世差了些,今日冒昧登門,其實是有個不情之請。”
她將茶盞輕輕擱下,看著李氏,祈求道:“若是皇后娘娘要辦賞花宴,還望夫人能替我們討張帖子,她這般好,想來總會有慧眼識珠的夫人。”
身為皇后的胞妹,這事對李氏來說不過舉手之勞,說一張帖子,就是十張也不在話下。她當即拍板:“林大夫放心,這事包在我身上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