爾朱天光親自出城迎接于謹,按下了平城中的暗流涌動。
所有人都清楚,此刻他們的大敵乃是柔然人!
柔然人退往漠北這七八年時間,六鎮兵也南下了,沒有了內外的敵人,恒朔兩州內部勢力都進入了野蠻的生長期,積累了不少的財富。
如今,讓恒朔兩州的地方勢力將這一切都拱手讓給柔然人,他們是不愿意的。
唯有聯手,才能御敵,這是雙方的共識。
正巧,李爽與爾朱榮在洛陽也握手言和,正是契機。
于謹被爾朱天光迎了進城,見了他的屬下。其中,最讓于謹在意的便是如今的恒州刺史宇文泰。
不僅是因為李爽曾經提醒過于謹,更是因為宇文泰來恒州之后的一番作為,讓他大開眼界。
一番客套之后,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緊要的問題。
如何御敵?
爾朱天光也沒有任何的試探與防范,直接道:
“恒州如今可調集兩萬三千大軍,你朔州有多少兵力?”
見爾朱天光如此坦率,于謹也沒有猶豫,直接報了數字。
“朔州有兵一萬八千人。”
恒州與朔州的兵馬,自然不是關中府兵、六鎮兵那樣的精銳,大部分都是部落兵。
兩州只有平城和云中等少數城池周圍,開墾了田地,蓄養了裝備精良的州郡兵。
朔州以漢人軍戶為主,恒州則以留下來的北人為主。
這部分核心戰力,才是雙方真正的底牌。
爾朱天光想了想,道:
“據斥候說,柔然人這次帶著西域、東胡不少部落,一起南下,不少于十萬騎。”
和柔然人作戰,兵力的差距還不是最大的問題,關鍵是要找到決戰的時機與地點。
于謹點了點頭,道:
“我們可以依靠長城作為屏障,兵力雖少,卻可以與之一戰。”
眾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意見,大多想的是戰術問題!
便在此時,宇文泰走了出來,拱手道:
“如今之勢,已不如從前,阿那瓌已得漠南之地,與其節節抵抗,不如趁其遠來,有輕視之心,聚集兵馬,誘敵深入,而后一戰而定。”
宇文泰點出了他們最大的問題。
柔然人很強么?
當然不是!
可為什么柔然人南下氣勢如虹,不費吹飛之力就得了漠南大片的土地。
因為沒有人再愿意去陰山以北的六鎮當鎮兵了。
自然,光靠那些在漠南放牧的部落也就擋不住柔然人了。
如今真正的問題是什么?
恒朔兩州的軍權不統一,難以形成合力!
宇文泰看向了于謹,拱手道:
“如今之計,當統合恒朔兩州之兵,先行一戰。得勝,方可再圖后計!”
……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