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爹娘,新年好!”
“大哥大嫂,新年好!”
“姐姐姐夫,新年好!”
“姑姑姑父,新年好!”
“姥姥姥爺,舅舅舅媽,小姨,新年好!”
來老丈人家上門拜年的李向東一家,進屋該磕頭的磕頭,該拱手的拱手。
一圈禮節下來,小包袱皮依舊背在身上的李曉海,已經麻溜的磕頭賺了兩個紅包,李小竹還在慢半拍的叫喊著。
“好~好~”
周母看著長開一點,已經自己可以穩穩站在地上的外孫女,笑道:“快過來給姥姥拜年,磕頭給你紅包。”
“快去,快去呀!”
一旁的李曉海催促著躲在李向東腿后面的李小竹,著急的模樣看上去有種恨不得取而代之意思。
“快過來,這是又不認識了?”
周母笑著對李小竹拍拍手,李小竹在李向東的連哄帶騙下,學著李老太和李母在家求神拜佛的樣子,跪下去后雙手合十,閉眼低著腦袋。
最后還是李曉海過去幫了她一把,讓她學著自己的樣子磕了個頭。
“快來拿壓歲錢。”
周母和周大嫂一人遞給李小竹兩毛錢,這年頭,農村過年給兩毛錢的壓歲錢已經不少了。
往年給的都是這個數,周玉琴給她的兩個侄子同樣也是兩毛。
“爹~咕咕~”
李小竹抬起攥著錢的手搖了搖,李向東順手把錢拿走,以免錢最后被她撕著玩,伸進大衣口袋掏出撥浪鼓遞了過去。
撥浪鼓到手,李小竹高興地瞇著眼睛自己搖著玩了起來。
小姨子周玉琪過來抱走李小竹,李曉海拉著周家兩兄弟顯擺自己包袱皮里的東西。
李向東接過周大嫂遞來的杯子,“大哥,大嫂,這個點了你們還不準備出門?”
“我們年前打過招呼了,今天不過去,初四再去。”
周大哥一家往年也都是初二這天去周大嫂的娘家拜年,但今年不一樣,他們特意調換的日子。
主要是李向東一家以前沒有回城的時候住在隔壁村,大家聚在一起的機會多,也不在乎初二這一天能不能湊在一起。
可李向東一家回城后就不一樣了,大家能聚在一起的次數變少,錯過這次,下次最早也要到端午節才能再聚。
閑聊著家常,周父看到李向東只是捧著水杯暖手,并沒有喝的意思。
“先甭聊了,老大,你帶著他們去你大伯家拜年,玉琪。”
正在逗李小竹玩的周玉琪回頭,“哎,爹你說。”
“你也跟著一起去,等從你大伯家出來,你就帶著孩子們回來,讓你大哥領著你姐姐姐夫去村里其他家轉轉。”
周父這樣安排比較合理,去周大伯家李曉海和李小竹肯定要跟著,但村里另外一些關系比較遠點的親戚家就不用了,有李向東兩口子上門就成。
事情安排妥當,周父坐在桌前沒動,周母和周大嫂把人送出家門后開始提早準備午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