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3章鏡中之筆
“鏡子從不說話,它只等待你主動凝視。
而當你終于開口,它才決定——你是誰。”
——莉雅文集卷四《反面之海》
王宮,永遠是干凈的。
不論霧都的空氣如何混濁、工業區蒸汽與教會燃香如何交織刺鼻,王都阿萊斯頓最核心的這一環,始終保持著一種近乎不真實的潔凈。
像是塵世的混沌永遠止步于外墻。
時間、腐敗、情緒,乃至凡俗一切在此都不被允許滲透。
唯有皇權,可以在其中靜靜地發酵,如陳釀藏于黃金封印的水晶酒瓶中,溫暖而致命。
拱頂穹廳鑲嵌著星紋浮雕,水晶紗窗垂落兩側,金絲編織的長毯一塵不染,命紋織帶在每一寸墻面靜默垂掛。
這一切,仿佛從未老去。
仿佛本就不屬于“現在”。
莉賽莉雅特瑞安的宮殿,便坐落在這座“恒常劇場”的一隅。
但它沒有鑲金扶手,沒有香檳晚宴,也沒有侍女成群、步聲婉轉。
她的長廊兩側,是一排靜音風車,利用門鏡能量驅動通風。
墻上,掛的不是先祖畫像,也不是功勛榜單,而是她從各地孤兒院收來的孩子畫作。
涂得歪歪扭扭,卻異常鮮活。
“殿下。”
門輕輕被推開,瑪琳走了進來。
她身材纖細,發色淺棕,鼻梁上點著幾顆雀斑。
衣著簡樸,與其他王女的侍女判若兩人——沒有佩戴家徽,沒有涂香膏,也不穿東方制緞裙。
莉賽莉雅曾對她說:
“我自己都厭煩那種‘身份味道’,我不會把它強加給你。”
屋內溫度宜人,陽光從紗簾間傾瀉進來,在地磚上斑駁如落葉余暉。
莉賽莉雅正坐在書桌前,一筆一劃寫著什么。
她的書寫動作標準得近乎儀式,羽毛筆微微搖晃,手腕平穩如儀仗隊書令起筆,仿佛在門鏡學派的課堂上做一場書寫神性律條的演示。
“你又用羽毛筆”瑪琳輕聲問。
莉賽莉雅抬眼,溫和一笑:
“寫字,是一種儀式。”
“有時候儀式不能改變什么,但它能安撫寫字的人。”
她的聲音柔和,如春晨初照。
但瑪琳知道——那種溫柔,是莉賽莉雅一貫的“宮廷語調”。
不熱烈,不冷漠。
總隔著一層紗。
“今天是投稿日,對吧”莉賽莉雅將稿紙迭好,裝進一個薄木盒中,“替我送去‘晨星時報’。”
“還是那個小報社”瑪琳皺眉,“您明明可以在《門鏡月報》開專欄,他們甚至會為您設一整版專頁。”
莉賽莉雅只是淡淡一笑,沒作解釋。
她沒有告訴瑪琳,自己曾匿名投過一篇評論,質疑“門后適配率是否僅限血統繼承者”,寄往王室科學院。
三天后,那家科學院的編審小組即被教會“臨時接管”。
她更不會說,她曾寫過一篇對“繁育圣母教團”頗具諷刺意味的短評,用真名。
第二天,她的寢宮外,鋪滿了“未寄出的玫瑰”。
她聽懂了那層意思。
那是權貴間的潛臺詞——請王女自重。
所以她選擇了沉默。
在“莉賽莉雅”這個名字之外,用筆名“莉雅”寫詩,寫評論,寫觀察,寫她不愿讓別人獨占的那些“真相”。
“今天這篇叫什么”瑪琳提著信盒問。
莉賽莉雅手指頓了一瞬,才答:
“《鏡上之海》。”
“名字真詩意。”瑪琳點頭。
“詩意里藏了刀。”莉賽莉雅輕聲說。
“鏡子上若有浪,那水已經不是水,而是……刺痛現實的信號。”
她把盒子交給瑪琳,指尖微微停留,像是用這一瞬的觸感為紙上的字句畫下封印。
“瑪琳,麻煩你了。”
“為您效勞。”瑪琳行了一禮,退出房間。
門合上的那一刻,莉賽莉雅臉上的笑容也悄然隱去。
她緩緩站起,走到陽臺邊。
晨光灑在她臉上,投落在那極其精準的唇線與柔色眼影之上,如劇場打在主角臉上的定點聚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