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洙對即將到來的學子韓琦很是看重。
為人端重寡言,不喜嬉戲,學問過人。
四歲喪父,便由幾個兄長帶著他由泉州一同回安陽老家安葬父親守孝,也是在幾個兄長的照應下長大。
前些時候因為嫡母去世,他這才錯過考試時間,但是家中兄長又讓他來此讀書,不能耽誤弟弟的前途。
韓琦這才從老家趕到應天書院。
雖然韓琦是拿著推薦書,但是范仲淹等人還是對他進行了一番考核,這才當場同意韓琦入學。
然后就被分配到了王洙的甲班。
今天一早,王洙就在想怎么才能打壓一下班里的學子們,激起他們的好勝心。
尤其是王洙發現,班內考前幾名的學子,他們之間競爭意愿并不強烈。
一個個的反倒是安逸的很。
那如何能行?
作為夫子必須要把他們的情緒全都帶動起來,發解試就在眼前,還有多少時間浪費?
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歲數小,還有的是機會。
特別是宋煊這個憊懶的性子,直接影響了周遭一群人。
現在王洙打算把韓琦這個端重寡言的人帶進班級里,一定不會被宋煊所感染。
如此一來,既能帶動班內良性競爭,還能改變班級較為懶散的風氣,一舉多得。
王洙又把韓琦叫過來,對著他叮囑道:
“甲班不少同窗成績優秀,張方平與宋煊二人雙科第一的事,你應該是聽聞了,他們兩個也是能摸到狀元的。”
韓琦點頭。
至今外面的紅榜還沒有揭下,排名靠前的人他都記住了。
還有宋煊二人名字單獨拎出來的。
“第二名王堯臣,他本該與我一同去參加殿試,但是他為了考取狀元,選擇回到書院繼續苦讀三年。”
“我看你也是狀元的有利人選,但大宋歷代狀元只有一人,更不用說還有書院之外其他學子的競爭者,你今后定要好好努力用功,切不可與宋煊一般變得懈怠了。”
韓琦沉默,他著實是沒想到宋煊考進書院后會如此懈怠。
尤其是這話從夫子嘴里說出來,那可是代表真實性很強。
王洙語重心長的道:
“你也不能因為覺得自己年紀尚小,就覺得機會很多,縱然你是有天賦的。”
“可是在年復一年的等待以及考試當中,不斷的消磨自己的精力和心神,我這些年見過不少這樣的學子。”
“學生謹記。”
王洙叮囑完了,又看向一旁的院長范仲淹。
范仲淹對韓琦只是笑笑,并沒有多叮囑什么。
他反倒清楚韓琦雖然嘴上不說,但內心卻是個有主意的人。
于是王洙便帶著韓琦回了甲班的教室。
此時因為所有人都被夫子給訓斥一番,說的他們還沒法說反駁的話,主要是王洙把他們在學業上的缺點全都記住了。
故而此時教室里的氣氛很是壓抑。
王洙本就是年輕人,走路自然是快,他帶著韓琦進了教室,拿著手中的戒尺稍微敲了下書桌,吸引眾人的目光。
“大家都看我。”
王洙見眾人視線看向他后,指了指旁邊的人:
“此人叫韓琦,因為家中有親人去世,耽誤了考試,提前請假,此時料理完喪事返回書院,單獨考試,成績不在你等之下。”
宋煊瞥了眼前這個年輕人,倒是長得儀表堂堂。
韓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