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惟演自是不吝稱贊:“果然是少年英才啊,這都能全中。”
“是啊。”
知府劉燁瞧了瞧排在宋煊身后的兒子,如此排列,本想著讓兒子壓宋煊一頭,結果是這樣了。
他自己都能看得出來兒子臉上的尷尬之色。
錢惟演也是站起身來大聲鼓噪:“還有沒有人想要試一試的?”
眾人對于宋煊投了個十中十,直接勸退,那硯臺雖然珍貴,價比黃金,可投壺也不是誰都能夠全壺的。
宋煊他根本就沒有給人留下機會。
于是錢惟演笑呵呵的把上好的硯臺送給宋煊當獎品。
因為他本想著詩詞的時候,再掏出一個玉玨來做獎品,是送給宋煊的。
這下子可是雙喜臨門了。
宋煊當即道謝。
有了宋煊這個十中十,宴會的氛圍自是達到了高潮。
待到稍微安靜了一會,錢惟演讓人上筆墨紙硯,一會要出題了,一炷香的時間,大家想寫都可以寫一寫嘛。
“以北邙山為題吧。”
錢惟演一出口,宋煊詫異了一下,隨即收攏好臉上的情緒。
揚名嘛。
況且這也不算是泄題。
只不過方才他與錢惟演的對話當中,透露出自己對北邙上的景色以及感概頗多,他順勢出題。
作為知府的劉燁也是不甘示弱,再掏出一塊玉佩來,當作獎賞。
一會他這邊放著太室書院的,錢惟演這邊放著應天書院這批來游學的。
然后各自挑選一篇入眼的,各自對著看,決出第一。
錢惟演滿口答應,有了劉燁的參加,對于這場盛會,那也是極好的。
于是一炷香在主桌前點起。
“這也太難了。”
“是啊,誰呆著沒事,去瞧那百丈高的北邙山,全都是墳堆子,有什么好看的?”
北邙山并不高,也就海拔三百多米,但是有三十三山峰。
但是這里是中華近半文明史的體現。
眾多學子開始磨墨,陷入了沉思。
宋煊也想了想,隨即拿起毛筆,在紙上寫道:
“鷓鴣天·北邙山懷古。”
“悲風成陣,荒煙埋恨,碑銘殘缺應難認。”
“知他是漢朝君,晉朝臣?”
“把風云慶會消磨盡,都做北邙山下塵。”
“便是君,也喚不應;便是臣,也喚不應!”
錢惟演見宋煊揮筆而就,登時大喜。
宋煊他果然早就有了底稿,只是還沒有當眾表露出來。
錢惟演覺得自己送的這個助攻,那是極佳的,并且為之洋洋自得。
因為他看見許多學子都陷入了沉思,連下筆都沒有下筆呢。
此時的一炷香才剛剛點燃沒有多少呢。
河南知府劉燁也是瞧見了宋煊幾筆就寫完了,目瞪口呆。
他知道晏殊在信中寫了他想了許久的詞,都沒有想到合適的。
但是遇到了宋煊,便想到了。
他剛念出上句,喝口酒想要念下句詞,可是宋煊跟他肚子里的蛔蟲似的,一下子就接住了下句詞。
劉燁覺得是晏殊給宋煊揚名,所以才會故意貶低自己。
可是現場瞧見宋煊揮筆就寫出來的詩詞,對比其余學子,就算他親兒子還在那里冥思苦想呢。
如此驚詫的情緒,在他臉上一閃而過。
劉燁與錢惟演對視了一眼,見他臉上也是閃過一絲震驚,隨即面上大喜。
他越發確認,絕不是錢惟演提前透題給宋煊的。
想必他也不屑如此去做。
劉燁壓低聲音道:“這點獎品怕是全都被宋十二一人拿走了。”
“哎,不可如此捧殺十二郎。”
錢惟演臉上的笑意都止不住了:
“我洛陽學子也是極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