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瑗暗暗嘆了口氣,他明白張源話里的意思。
在東京城這幾年沒少受到旁人的白眼,或者說在家鄉也是如此。
畢竟窮真的會讓人看不起,尤其是祖上闊過,家里頂梁柱還是當官的。
可是大宋低級官員的俸祿當真不高,養活一家人挺困難的。
如今的時代,又不是什么三口之家的小家庭。
再有一個人脫產讀書,那就更是耗費不小。
其實破屋子并沒有什么其余的財物,但是胡瑗還是收拾了一下鍋碗瓢盆以及那薄被子,眾人合力把阮逸塞進了驢車當中。
幾個人跟著胡昊前往他們的住處。
胡瑗坐在驢車外面,咬著曹婆婆家的肉餅。
這個味道他饞了許久,奈何財力不足,盡管來東京如此久,也沒有買過。
就算不是趁熱吃,可胡瑗依舊覺得世上最美味的便是曹婆婆家的肉餅。
他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唱過肉的滋味了。
而驢車里的阮逸也是大口吃著肉餅。
張源對于宋煊極為好奇,所以讓胡昊前頭帶路,他想要與宋煊攀談一陣。
“十二郎如此急公好義,當真是讓我佩服。”
“嗨,旁人都說我是敗家子呢,有點錢都往外花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
張源放聲大笑,對于宋煊一絲高高在上的氣味都沒有,感到十分的滿意。
這人也太對脾氣了!
“十二郎與那些俗人一般見識做甚,我輩讀書人自是要有李太白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覺悟。”
“不錯,考中進士為官后,靠著俸祿便能吃喝不愁,還能一展胸中抱負,豈不快哉?”
宋煊倒是一路閑談。
聽著張源說著華山山脈的巍峨,秦晉豫結合地帶,東起潼關,南依秦嶺,北臨渭水,易守難攻之類的。
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、一代廉吏關西夫子楊震、“初唐四杰”之一的楊炯,皆為華陰人氏。
張源也暢想著將來報效大宋,讓家鄉以自己的名字為榮。
總之他在華州的發解試當中,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此番省試更是信心滿滿。
宋煊連連頷首,讓家鄉以自己為榮的想法,他還是頭一次聽到。
因為許多人都是想要讓自家家族以自己為榮。
尤其是宋煊對于“鄉黨”這個團體,并不是十分的感興趣。
但在大宋不一樣啊!
朝廷為官,鄉黨之間相互照顧,那是極為常見的事。
如今還沒有到后世出海,老鄉專坑老鄉的地步呢!
鄉黨更是陜西那地界對老鄉的稱呼。
從劉邦的豐沛集團的鄉黨,再到劉秀南陽、潁川家鄉鄉黨,三國更是鄉黨的聚集地。
甚至到了以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以及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,即使在守舊派內部,也是出現了所謂的“蜀洛朔黨爭”。
更為激進的便是提拔官員不問能力,只問籍貫。
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熟人社會,每個人都涉及各種社會關系,而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鄉黨關系,成為社會關系當中最牢固的類型之一。
待到進了張源等人租住的地方,他們二人也是兩間大屋子,兩側廂房當中還住著他的鄉黨。
張源讓胡昊搬過來與自己住,先把房間讓給胡瑗他們二人居住。
眾人忙乎了一通后,這才坐下說話。
“十二郎的詩詞,在下當真是佩服的很。”
張源給宋煊等人倒了茶:“此番朝廷改革科舉考試,十二郎的詩賦怕是無法發揮出真正的實力。”
“詩詞本就是小道爾,于治國何益?”
張源聞聽此言,給宋煊的茶杯都倒的溢滿了。
他著實沒有料想,宋煊這個即將成為整個大宋詩詞大家之人,竟然會覺得詩賦對于治國沒有什么用處!
“不好意思。”張源連忙放下茶壺,有些不自信的問:“十二郎是覺得詩賦于治國無益?”
宋煊卻是不問反答:“不知張兄覺得李太白的詩詞如何?”
“那自是冠絕華夏啊!”
“那他的政治才能呢?”
張源登頓住,因為他覺得李白的政治能力并不是很強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