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道題是考過的舊題目。
論燕云十六州可復否。
這是太祖與太宗的執念,但是真宗并沒有這種想法。
宋煊是支持收復燕云十六州的。
他先是列舉了每年冬天越來越冷,冷的時間也會變長。
契丹人也喜歡溫暖的地方。
而大宋便是如此讓人向往的溫暖地方。
待到契丹人對于居住環境的渴望,終究會促使他們撕毀盟約南下攻打大宋。
到時候大宋就不一定有運氣能過當場擊殺遼國主帥。
而遼國人馬兵臨城下。
黃河水既可以成為己方的護城河,又能夠成為敵方有力攻城武器。
君不見關云長水淹七軍,威震華夏之壯舉嗎?
看到這里,魯道宗微微挑眉。
關羽水淹曹軍,威震華夏這件事他是看見過的。
但是宋煊他憑什么說是七軍吶?
要論多,那也得是“三”這個數字才行。
因為古文當中一是一,二是二。
可三就不一定指三了。
但是魯道宗也沒有發問,而是準備看完了再與宋煊交流。
總之。
沒有燕云十六州的大宋是極為危險的。
太祖與太宗皇帝,都是在軍隊當中拼殺出來的“優秀統帥”。
他們的軍事戰略水平定然高于許多人,故而大宋必須要貫徹執行兩位先帝的遺志,收復燕云十六州。
如此不要面皮的吹捧,讓魯道宗下意識的倒吸氣。
要說太祖皇帝的武略,魯道宗是認的。
但是太宗皇帝他更擅長的是政務,而不是軍事。
宋煊為了證明他的觀點是對的,強行拿這兩位先帝給他站崗。
如此小手段,倒是符合他給趙允迪挖坑的思路。
最后宋煊提議不要一味的進行戰爭,我們完全可以用絲綢換馬的策略來削弱他國,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。
魯道宗可以肯定宋煊他還沒有接到劉燁的書信。
那么就說明宋煊他自己個就認為自己的計策能成功。
因為回鶻的事,魯道宗也一直都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。
如今本來是追問宗室子的事,未曾想到宋煊在紙面上書寫這個東西,提供了解決思路。
大宋無論是與大遼,還是西夏,甚至回鶻以及海上的各國。
只要是貿易,大宋都是賺錢的。
可是西夏的李德明絕不會坐視不理的。
曹利用所言,興許這兩年就會發動戰事,吞并回鶻。
想到這里,魯道宗把卷子還給宋煊:“寫是不錯,但是有個漏洞。”
“什么漏洞?”
“絲綢換馬這招是不錯。”魯道宗捏著胡須嘆息道:
“可是你也得有一直能與大宋換馬的勢力在啊。”
“如今回鶻實力弱小,不出一兩年西夏李德明定然會動手,到時候我大宋還救不救這個外甥?”
這外甥關系是從唐朝那里繼承來的。
“若是救,便要發兵與西夏為敵,大宋邊關士卒能否打的過西夏軍隊?”
“追也追不上,逃也逃不脫。”
“連大遼五十萬人馬都大敗而敗。”
魯道宗神色黯然的道:
“實話告訴你,遼國出征小小的回鶻都戰敗了,你寫這篇策論又能懂什么實際的困難?”
宋煊眼里盡是疑色。
這話聽著怎么那么耳熟?
特別像是自己告訴未來老丈人曹利用的。
現在被魯道宗拿來在自己面前“教訓”。
看樣子這些事全都讓曹利用給“懂”完了,他在朝廷里裝個大逼。
“哦,原來如此。”
宋煊裝模作樣點點頭:“魯相公教訓的的是。”
魯道宗覺得宋煊能有如此想法,并且還讓劉燁試驗成功了,倒也算不得紙上談兵。
只是收復燕云十六州,確實不那么容易。
遼國現在巴不得大宋與西夏打仗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