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煊不知道誰是出題人,但是能夠出題的興許是能夠與皇帝經常交流的那種大儒。
所以?
宋煊抬起頭來,掃視了一下前面的人,不僅有監考之人。
同樣考場內還有其余打雜之人。
舉人在貢院中所需硯水、點心和飯食之類,可以由巡廊軍卒供應或貨賣。
宋煊依舊還在思索當中,他會想起昨日夾帶紙條的舉子被推出去。
如此場合,總會有人腦子缺根弦,心懷僥幸。
今日的詩賦很難抄襲,貴在創新,非聰明博學之士難成佳篇。
宋煊稍微遲疑了一會,便直接本著激進派的法子寫。
若是寫歌功頌德的,很難出彩。
反正是奔著會元來了,不拼一把如何能行?
《吹律聽河西軍聲》,宋煊直接以安西軍為主。
苦守西域四十二年的唐駿全軍覆沒后,下一次漢人軍隊出現的時候,已然是千年之后。
至于詩賦更是寫的陰陽,如今天圣五年,劉太后垂簾聽政數載,宋仁宗趙禎已經是十七歲,還未曾勤政。
再加上這個題目還有韻腳陷阱,坤德代表太后。
宋煊揮筆而寫明著捧太后,暗里推皇帝。
應試技巧被他運用的爐火純青。
至于坤德直接被宋煊代指為大地,而非太后。
在一幫學子們抓耳撓腮,冥思苦想的時候,宋煊已經把詩賦全都寫完,靜等墨干了。
坐在最前面的主司瞧著第一排的舉子宋煊一蹴而就,頓感驚奇之色。
昨日的應試他這里雖然能看見宋煊全都寫完了,可也是細細思索了許久才下筆。
今日的詩賦,可是一丁點都不簡單。
這個舉子如何能這般迅速就寫完了?
主司按耐住自己想要去看宋煊試卷的心思,不去多想。
省試都是統一進場出場的時間,全部落鎖。
宋煊想要早交卷都沒得機會。
于是在等到墨跡干涸后,宋煊直接把試卷整理好,只帶時間一到就能把試卷投入箱子里。
隨即宋煊直接趴在桌子上開睡,打發時間。
像宋煊這般特立獨行的舉子,當真是少數人。
旁人自是面露不解,這題目太難,他直接放棄了?
還是隨便寫一通,自暴自棄了?
當然沒有人相信宋煊面對詩賦這種難題后,會馬上寫完的。
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他們內心所想的事。
張源也瞧見了宋煊的操作,輕笑一聲,他明白眼前之人是以詩賦名動三京的宋十二。
旁人在這場考試當中急的抓耳撓腮的,可是宋煊如何能被難住?
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天賦。
張源嘆了口氣,隨即又埋頭開始苦想,該怎么歌功頌德,卻又不明顯。
文人的風骨,還是要有的!
作為出題人的孫奭與馮元二人,靜坐在屋內。
一壺茶氣慢慢升起。
雖然日子有些煩悶,但總歸就要到頭了,只要過了今夜,明天的策論題目一公布,他們便自由了。
“宗古,這次你出的題目也忒難了些吧。”馮元給他倒了杯熱茶。
孫奭只是點頭致意,笑呵呵的道:
“難點好啊,這樣到了殿試的時候,官家才不會過于糾結。”
馮元不可置否。
旁人不清楚這些題的難度,馮元相信作為宰相的王曾等人是理解的。
至于劉太后懂不懂的,不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