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于開封府其余縣。
開封縣這種外地冒充本地學子的極少。
可以說非常不好操作。
畢竟本縣住的大部分都是皇親國戚要么就是權貴人家,極少數人會選擇走科舉,直接蔭補就成。
人家根本就不廢那個勁。
“大官人,本縣科舉進士實在是不夠多。”
“不多才好啊,競爭壓力小,不像我們應天府。”
宋煊隨意的給他倒茶:“那正好是你們這群人家里子嗣的機會,那些達官顯貴不會來爭搶這些名額。”
“若是縣衙出錢找來名師,幫扶他們,興許就能多幾個人走通科舉之路了。”
禮房主事安俊老臉激動的褶子都在抖動:
“有大官人這句話在,我等無不感懷于心,勢要為大官人效死。”
“用不著效死。”
宋煊端起茶杯吹了一口:“我只需你們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即可。”
“大官人的吩咐,我等就算是要死,也要執行下去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宋煊渾不在意的擺擺手:
“別說死,我也用不著你們死了辦事。”
“告訴兄弟們都活著,咱們縣衙也就按照大宋律法收個稅,還能死人啊”
“你們都好好活著,才能瞧見自己的子孫考中進士,改變家族命運,如此等你死了方能瞑目啊!”
安俊被宋煊這三兩句話砸的眼冒金星。
在大宋,誰不想中進士啊
奈何大部分人都結果都是失敗,而且接連失敗才是常態。
若是其余知縣復述宋煊這套說辭,眾人也沒有如此激動。
畢竟他們科舉考試成績也就一般。
可宋煊不一樣啊。
年紀輕輕,連中三元,又是在經歷了科舉改革這個時期,更是難能可貴。
無論是詩賦還是策論都是第一名,只能說明他對于科舉考試已經是熟透于心。
無論怎么改,他都能行!
被宋煊這樣的科舉考試佼佼者指點的機會,千金難求!
所以縣衙這幫人才如此瘋狂。
“你知道大儒孫奭的住處嗎”
“知道。”
宋煊讓安俊寫下來,他到時候登門拜訪,讓他推薦幾個人選。
安俊更是激動的直打擺子,名聲響徹東京的大儒,他推薦的人定然差不了。
甚至安俊都覺得宋大官人實在是“殺雞用牛刀”了。
能被大儒看中的人,如何能來縣衙教授許多孩童
宋煊瞧著紙條上的地址,點點頭:
“你負責把縣衙所有人的家庭適齡兒童都走一遍,無論男女。”
“甚至是要參加科舉的人也列入來,我若是閑瑕時,可以指點他們一二。”
安俊嘴巴張大,隨即重重的點頭,他一定會把此事辦的漂漂亮亮。
“我只有一個要求。”
“大官人請講。”
“不落一人!”
宋煊放下手中的紙條:
“若是落下了誰,我定會問責你的,而且是重責,這點事都辦不妥,你也不配在這個位置待著了。”
安俊當即起身,緊接著給宋煊行禮:
“大官人放心,我絕對不會落下縣衙一人,定要所有人都統計到,不管他們愿不愿意送孩子來。”
“嗯,這就對嘍。”
宋煊點點頭,又展顏一笑:
“他們愿不愿意來是他們自己的事,但是你要沒統計到,那就是你的事。”
“屬下定然一個不落,挨家挨戶的前去探訪。”
安俊行禮之后便笑呵呵的走了,絲毫不見穩重的模樣。
天大的好事,砸在他的頭上了。
若是干得好,不僅家里人受益,其余同僚也會對自己念恩情,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有機會往上爬。
安俊不怕宋煊不給自己安排工作,就怕讓自己做冷板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