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6章干大事,大年三十開葷?
鞭炮聲響得越來越大,各家各戶都貼上了春聯,空氣里彌漫的肉香和鞭炮的硝煙味兒,年越來越近了。
大年三十這天,隊里鞭炮聲不斷,特別是到了中午的時候,那一陣陣的鞭炮聲讓李龍覺得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后。
畢竟去年的時候,鞭炮最響的是大年初一的早上。
想想也正常,今年光自己帶著隊里人就干了好幾個大活,各家各戶都掙了些錢,再加上包產到戶之后,老天也給面子,各家地里的收成比往常集體種田的時候好不少,所以這兩天碰到的人臉上都帶著笑,個個都是挺開心的。
中午吃餃子,李龍還想回馬號,讓李建國給攔住了。
上午的時候他和李建國兩個人一起糊了對聯,前兩天屋子已經打掃干凈。而更早一點兒,李龍去干了一件大事,他跑到了石城的百貨大樓,買了一臺十八寸的彩電!
原本李龍以為最多兩千塊錢就能搞定,但到了后才看到,石城百貨大樓里,十四寸的黑白電視六百多塊錢,十四寸的彩電要一千六百塊錢,而他要十八寸的彩電,價格在兩千四!
在這里李龍還看到了一款比較親切的多用途電視,九英寸的,一邊是電視一邊是收音機。
九英寸多大呢?現在不少的平板電腦都是十英寸的,想想那個大小吧,也就比成年人的巴掌大一點兒。
九英寸實在太小,看著肯定不舒服。不過人家是有配件的,電視屏幕前面放著一個厚厚的,重足有五公斤重的十三寸玻璃放大鏡!
把角度調節好,然后透過這個玻璃放大境,九英寸的電視能看到十二寸的效果。
當然,也只能看成這樣的效果,而且里面的人物還有點失真。
這是李龍回憶起來的。這時候賣電視可不像后世。后世一個展臺里面每臺電視都給你播放出來各種各樣的節目,特別都是那些色彩炫麗的,讓你看出來這電視的真彩色有多優秀。
而這時代的電視根本就不插電——一來白天是沒節目的,在這個時候,瑪縣的電視只能收兩個臺,晚上七點鐘開始,一個是二頻道,央視的,一個是九頻道,石城電視臺。李龍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央視的《新聞聯播》和石城的《綠洲新聞》。白天除了星期天中午十二點開始有央視的兒童節目外,其他時間也是沒臺的。
第二個就是不讓變成舊品。別人買電視要的是新品,這年代你打開電視播放了,那就被默認是二手貨了,所以基本上除了擺在柜臺上樣品外,其他的都是不拆封。
這時候賣電視的地方還會賣另外一種堪稱比較神奇的東西——電視彩紙。
其實就是一層彩色的塑料紙,這玩意兒貼到電視屏幕上,再看電視屏幕里的人是五顏六色或者單一顏色的,不再是黑白兩色,當然,不是真正的彩色,只是蒙了一層而已。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,但很快就銷聲匿跡了,畢竟這玩意兒華而不實,還不如看黑白的。
李龍去買彩電的時候,那十八寸的bj彩電一直擺著沒人買,倒是讓他挺開心。
雖然是彩電,其實屏幕也是那種凸面,平面的還要二十年后才能普及,平板的二十年后也出現了,但普及還需要很久。
李龍這張票是從票販子那里買來的,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彩電票倒是不貴,不到一百塊錢就拿到手了。
當然,在他看來是不貴,但在票販子來看,已經是大賺了。
畢竟小縣城,能賣得起彩電的本就不多,能買得起十八寸彩電的就更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