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是可以洗的,不過需要時間。
楊秀蘭嘆了口氣,暫時,就這樣吧。
轉眼就到了小年,街面上已經有了過年的氣氛。偶爾會有小孩嘻笑或者驚叫著,伴隨著的是鞭炮聲。
自由市場那邊雖然沒有賣制式對聯福字的,但小攤子賣鞭炮的已經有了。
大約是從烏城進來的貨,然后在這里轉二手錢。
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油炸食物的香氣。
和前兩年相比日子的確要好過一些,這個好過,大致就體現在過年時候的吃和穿上。
盡管要給丈夫守孝,楊秀蘭這幾天不打算出攤,但還是準備給韓芳做一套新衣服。
她自己就算了。
顧曉霞只能到過年前一天才放假,放假也只有三天。
所以李龍他們也只有這三天才能回隊上去。
不過顧博遠不一樣,他小年那天就關了店門,騎著自行車,悠哉悠哉的回隊里去了。
雖然天氣很冷,從縣里騎自行車到隊里路也只有十公里多一些,但騎自行車也得一個小時,畢竟路可沒后世那么好走。
但就算這樣,顧博遠還是很開心。
有種衣錦還鄉的感覺——倒不是真發了大財或者又有出息了,主要是呆在農藥店里聽到看到許多新鮮事兒,但無人分享。
回到四小隊,那里有許多熟人,人情味兒更濃一些,感覺會更好。
李龍還要呆在大院子里,也會準備一些吃的,但不多。除了接送顧曉霞,他每天要做的主要事情,就是處理虎骨,然后在臘月二十六,也就是一月二十八號這天,開始正式炮制虎骨。
他用的是醋萃,這樣時間短點兒,方便。
因為是初開始實驗,所以他用的是兩塊脊椎骨。
等到了下午,看著處理好的虎骨,李龍還挺滿意。
第一次炮制,沒失敗。
接下來就是炮酒了。
虎骨酒的方子有簡單有復雜的,李龍用的是比較簡單的。一些配用的藥材,他從藥材公司那里買到了。
泡酒用的也是玻璃瓶子。多跑幾趟食品廠的酒廠他才知道,原來酒廠是有大玻璃瓶子的。
這時候燒制玻璃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術了。
李龍就是有點可惜自己先前泡的那些酒。
好在虎骨泡在酒里,本身也是一種炮制的過程,他打算等過完年有空了把那些虎骨取出來再重新的處理一下。
南院子,韓芳從外面玩回來后,問楊秀蘭:
“娘,咱們家貼不貼對聯?”
“不貼了。”楊秀蘭已經從悲傷中走了出來,她扭頭看了一眼擺在供桌上的韓斌的照片,然后對韓芳說道:
“今年你爹沒了,按規矩,咱們家三年不能貼對聯。”
“哦,那我知道了。”韓芳過去看看,給自己的爹上了香,然后又乖乖的去寫作業了。
這時候的作業并不多,韓芳的已經寫完了,她現在是自己給自己加的碼,把原來課本上的內容再抄一遍。
孩子太懂事太乖,楊秀蘭欣慰,但也有些心疼。自己小的時候雖然生活不好,但在村里還有人一起玩。
小芳除了學校的同學,真就沒什么玩伴了。這個年紀,應該還是喜歡頑耍的年紀。
但身在這個家庭,玩耍對于她來說,真的就挺奢侈的了。
等過了年……過了年,兩個人再回到大院子,應該就會好一些吧。至少在那里,韓芳和旁邊的鄰居的孩子還能一起玩一玩。
在這里雖然生活的時間不短,但附近的鄰居,好像并不怎么喜歡母女倆。
挺麻煩的。閑下來后,楊秀蘭才發現,自己這些時候,有些忽略自己女兒了。
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,這時候的父母,能給孩子溫飽,能不讓孩子受欺負,就差不多了。沒有后世那么多的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