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能看出來韓芳對于父親的過世并不是特別的悲傷,有些失落,卻又有些輕松。至少女兒接下來上學什么的,不會受太大的影響。
教育局放三天假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。不過除夕這天就上了半天班,下午就放假了。
李龍這邊已經把東西收拾好放進了吉普車里,等顧曉霞一下班,就拉著她回了四小隊。
大院子的門口已經貼上了福字和對聯,顯得喜氣,但并不濃。
沒有中國結,沒有燈籠,顯得有點單薄。
不過李龍并不在意,真正的根子在四小隊,那邊過年才高興。
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肯定好看,家里一定做了不少好吃的吧。
吉普車往回開的時候,李龍和顧曉霞兩個就在猜測著這些。雖然已經結婚了,但在老爹老娘,大哥大嫂面前,他們兩個還算小,家里這些東西也不需要準備。
過年了,最多就在自家屋子里擺些瓜子糖之類的,等著人拜年就好。
至于吃飯之類的,肯定是要在大哥房子的。
路上,他們也聊到了楊大姐和韓芳的事情,不過這件事情真沒辦法,只能等時間沉淀,淡化悲傷吧。
原文在六#9@書/吧看!
瑪縣這個時候雖然人口不多,比內地的那些縣人少很多,但過年是全國人的節日,不少村子里,有人已經開始放起了鞭炮。
北疆這邊漢族人的村子大多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聚合,所以各種風俗不一樣。
有年三十中午吃餃子放炮的,有晚上吃餃子放炮的,還有晚上吃一頓豐盛晚餐的。
當然,還有初一到初三連著三天早上都吃餃子的,不一而足。
一陣一陣的鞭炮聲慢慢變連續起來。這年頭鞭炮的頭數通常不是很多,一百二百五百一千的都有,兩千以上的就少了,通常也不會買那么多的。
所以鞭炮的響聲就是短而響亮。
等李龍他們到了四小隊的時候,已經聞到空氣中比較濃郁的硝煙味道了。
吉普車開到大哥家院子的時候,老爹老娘,大哥大嫂都出來了。
李龍下車,把帶來的東西一一搬下來。
“那那些東西干啥?你那院子不用不吃了?”老娘杜春芳一如既往的公開偏袒著李龍。
“有哩,我那邊還有的多。”李龍特意指了指兩罐子酒對老爹說:“這兩罐子酒,放一個月后,老爹老娘,你們兩個一個人一天喝一杯。”
“嘿,那個后面說,快快進屋,外面冷!”
一家子人提著東西進了屋,屋子里燒的暖烘烘的,李娟和李強不在,說是出去玩了。
顧曉霞的肚子更加明顯一些,梁月梅拉著她到床邊,小聲問著情況。
今年冬天沒打炕。家里條件好了,不用擠著睡了,加上有錢能拉更多的煤,就沒打炕,主臥兼客廳這邊放了一大一小兩張床。
也不是多久沒見,所以沒聊一會兒,李龍去把吉普車開到了前院,放了水之后,收拾收拾這邊的屋子。
前院這邊對聯都貼了,看那手筆,還是顧博遠的字。爐子里的火燒的很旺,桌子上的瓜子糖都已經擺好了。
真好。
晚上就在老爹的屋子里看著春節聯歡晚會。去年看過,李龍說今年還有,大家就記著了。往常這時候其他人會到李家看電視,但今天不同,年三十,基本上不會有去往別人家串的。
零點一過,顧曉霞就給李娟和李強兩個發了紅包,李娟和李強兩個可開心了,不過沒開心一會兒,那兩張十塊錢的票子就讓梁月梅收走了。
兩個孩子都不失望,習慣了。然后等不注意的時候,李龍給姐弟兩個一人塞了兩塊錢,這錢不多,讓孩子花著也行。
看完晚會回到前院休息,屋子暖烘烘的,很舒服。
“我總覺得,住這屋里,比住在縣里大院里舒服。”顧曉霞和李龍在被窩里說著悄悄話,“也安心。”
“那是,這個比那個更像咱們的家。”李龍笑笑。
第二天起來拜年,李龍和顧曉霞結婚了,但還是要給隊里年紀大的拜年的。
顧曉霞不方便,他是帶著李娟和李強一起,走了幾家之后,兜里裝滿了糖和花生的李娟和李娟就和李龍走散了,而到了老馬號的時候,李龍碰到了謝運東和陶大強他們。
干脆就在老羅叔這里坐下了。
老羅叔也高興,一看他們都過來了,就把鹵肉啥的端了出來,還拿出來一瓶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