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謝謝陳叔叔,那我們就先回去了。”
蘇沐蕓帶著楊東,拜謝常務副省長陳新之后,兩人穿上自己鞋子,離開了省委常委4號樓。
陳新送到了客廳口,讓保姆代替他送出外面。
不管怎么說,兩人都是小輩,還不值得讓他親自送到門外。
如果是蘇玉良來了,那就另當別論。
兩人上了車,蘇沐蕓開車,繼續往常委大院里面走去。
“下面拜訪省委組織部的科部長。”
按照級別和政治地位,常務副省長下面就是組織部長。
“好!”
楊東點了點頭,然后隨即繼續沉默。
蘇沐蕓感受到楊東的沉默,別有深意。
但她同時感覺到楊東似乎有些太著急了,一個縣城,人口不過四十多萬,經濟gdp也不過20億元而已,哪怕今年招了一百多億投資,似乎也沒必要這么急吧?
又是電軌,又是公路,又是機場的,似乎有些太急。
大概也只有自己能問出楊東的心里想法,別人是問不出來的。
別人問了,楊東最多一句為了經濟發展,為了人民。
所以,這東西只有自己能問,也避免楊東被人誤會。
“老公,你為什么這么著急對慶和縣開展基建?又是機場,又是有軌電車,太心急了吧?”
蘇沐蕓一邊開車,一邊問楊東。
“你想聽實話嗎?”
楊東抬起頭,盯著蘇沐蕓問。
蘇沐蕓點頭:“想。”
“實話就是心急,也不得不急。”
“電軌,也就是有軌電車的建設標準,在國家政務院在2003年出臺的81號文件里有明確規定。”
“咱們省發改委也有相關規定,綜合起來就是,修建電軌的硬標準是,當地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50億元以上,gdp要達到500億元以上,城區人口不少于50萬。”
“我既然知道這個81號文件的硬規,卻還是把電軌作為規劃,強行在縣里通過,甚至不惜壓制其他常委的意見,是因為以后發展好的慶和縣,有可能達到這個標準。”
“但是…”
楊東說了但是之后,就沉默了。
可看似沉默,心里卻告訴了蘇沐蕓答案。
2018年之后,國家政務院新出臺的52號文件,明確指出修建電軌的地方,一般財政預算收入至少達到120億元,gdp要達到1200億元以上,城區人口至少100萬。
如果是按照2018年出臺的52號文件所規定的那般,慶和縣就算是發展到極限,也是沒可能有電軌了。
慶和縣的蛋糕就那么大,盤子就那么大,再怎么發展也不可能達到每年gdp不少于1200億元的。
如果楊東不在前面這幾年,努力的實現81號標準的各項數據,讓慶和縣通電軌鐵路的話,以后絕無半點可能性。
發展幾年后的慶和縣,最起碼還能嘗試一下81號文件的規定,符合就可以申請。
可是2018年之后,沒這個機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