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愛財、不張揚、不許徒弟借他的名頭開店!
“馬老爺子這是老樹發新芽啊?”
一個留著山羊胡的維族老漢操著生硬的漢語嘀咕道。
旁邊幾個玉石販子已經擠眉弄眼地朝馬學五那邊張望,只見這倔老頭坐在后面,手里的玉壺在陽光下明晃晃的,嘴巴里吧嗒吧嗒抽著煙。
看來老爺子對他這個關門弟子疼愛有加啊,這心都偏到姥姥家了。
陳炳橫這個老對頭可算逮著機會,朝他打趣道:“老馬,你墮落了嘛,你現在對錢感興趣了。”
馬學五白楞了一眼,從牙縫里擠出句:
“你懂個球!”
蘇陽原本是想請老頭子上臺致辭的,可想到這人性格,不愛人前顯圣那一套,再說了,這副“誰搭理我我跟誰急”的架勢,只好作罷。
他心里門兒清,就憑抱石軒在和田玉行當里的金字招牌,加上現場這么多的業內人士,這消息明天準能傳到喀什去。
這時村支書張軍踩著掉漆的皮鞋上了臺,話筒被他拍得“砰砰”響:
“各位領導、各位老板,咱們喬木村窮是窮了點,但是我們是移民村,天南地北的人都有,照顧不周請多擔待......”
他抹了把汗,藍布工作服后背已經濕透,“村口巴扎上現在開了伙,啥都有,天南地北的吃食都有,價格絕對公道!”
說著突然想起什么,扭頭喊了句:“巴扎三天都開張,亞克西姆賽斯(大家好)!”
拍賣會散場,人群像退潮似的往村口涌。
真正拍到東西的沒幾個,大多都是來看熱鬧的。
可來都來了,誰愿意空著肚子回去?
不知是誰的肚子先“咕嚕”一聲,眾人哄笑起來,循著香味就往巴扎上擠。
馬學五和陳炳橫這對老冤家又杠上了,上回在林場打兔子沒分出勝負,這次二話不說,拎著土槍又往林子里鉆,非得比個高低。
巴扎上早已人聲鼎沸,擠得連個下腳的地兒都沒有。
這次不光賣農貨,還多了天南地北的吃食。
移民村的人最會搗鼓這個。
山東老于的羊肉湯泡饃鍋子咕嘟冒泡,河北人的羊腸子切得薄如蟬翼,西北婆姨的麻辣涼皮拌得紅亮誘人。
東北漢子于四海更是攢了十來只野兔,一鍋燉得爛糊,掀開蓋撒上一把干辣椒,再淋上醬油翻炒,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鉆,饞得幾個半大孩子蹲在鍋邊直咽口水。
一個土灶,一個火爐子。
兩張桌子,七八個凳子。
在吃的這一塊區域內,那是人擠人,很多攤位上都排著隊。
很多人大老遠的來一趟,吃一頓當地的美食,那也算是沒白來。
六子和媳婦娜扎的羊肉湯攤子最是紅火。娜扎系著花圍裙,手腕翻飛,一碗接一碗地盛湯,六子則攥著一沓皺巴巴的毛票,收錢找零忙得滿頭大汗,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。
卡布提和江老蹲在劉愣子的攤子前,面前擺著兩碗胡辣湯和一碟煙熏豆腐。
這豆腐是劉愣子家祖傳的手藝,先用果木熏得金黃,再拿八角、桂皮鹵透,嚼起來筋道,下酒最是過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