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人就著豆腐抿著散裝白酒,臉膛喝得通紅,活像兩尊關公像。
整個巴扎鬧哄哄的,漢話、維語、回民方言混在一塊兒,時不時還蹦出幾句東北腔。
有人端著碗蹲在土墻根下吸溜面條,有人圍著小桌劃拳喝酒,還有幾個戴白帽子的老漢盤腿坐在地上,就著馕餅啃羊蹄子,油手往褲腿上蹭兩下,接著摸牌繼續打“升級”。
蘇陽和張軍穿行在熙攘的巴扎上,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焦香和孜然的辛辣。
張軍抹了把汗,笑道:“這陣仗,比咱小時候趕廟會還熱鬧!”
蘇陽點點頭,看著幾個維吾爾族老漢就著馕餅大快朵頤的模樣,嘴角不自覺地上揚。
兩人來到林書記跟前時,這位鄉領導正望著人聲鼎沸的市集出神。
張軍趕忙展開那張被汗水浸得發皺的規劃圖,還沒開口,林書記就擺擺手:“不用看了,你們村的發展有目共睹。”
他掏出帕子擦了擦锃亮的腦門,“報告我回去就遞上去,市里那邊...應該問題不大。等上面通過了,咱們就能直接動工了,這個也是我所期盼的,早點為咱們鄉里爭光啊!”
張軍樂的合不攏嘴,興奮的握著林書記的手,也沒想到這么順利的通過,還以為要三番兩次的修改呢。
但張軍心里放下不下,還是張嘴都是規劃的事,口噴白沫在林書記跟前說了一通。
林書記也沒怎么注意聽,看到這熱鬧的場景,心里知道,自己的決定已經不重要了。
喬木村是大勢所趨。
這種有利于洛甫鄉發展的事情,他也沒有理由不贊成。
“好嘛好嘛,你們村里的事情你們自己決定就好了,我呢,就回去就這份報告給市里。”
“對了林書記,我們村的市集審批的事,咱們現在怎么樣了?”
蘇陽跟著問了一句。
林書記忽然扭頭看向一旁的秘書:“喬木村的審批不是早已經通過了嘛,怎么還沒有下發下去?”
旁邊的人忽然懵逼了一下,隨后快速反應過來。
“林書記不好意思,我們最近比較忙,記這茬了。”隨后看向蘇陽:“蘇陽同志,你們村的市集審批已經下來了,沒顧得給你們送過來,你要是有空,明后天去鄉里一趟拿過來嘛。”
“太感謝了,我明天下午就去鄉里!”
蘇陽知道這事可能還沒審批,現在看臨時想起,才把責任往旁邊的秘書身上一撇。
“那林書記,要不去村里轉轉,我們這邊有幾個養殖戶發展的還不錯。”
“哎呀不用了,我鄉里還有個會,等下次一定要好好轉轉。”
寒暄幾句后,林書記的吉普車在漫天塵土中駛離。不過需要繞路到另一個村子出去了,因為喬木村的主干道現在已經堵塞了。
蘇陽正要轉身,忽然看見幾個風塵仆仆的身影走來。
為首的陳元榮教授拄著根磨得發亮的棗木手杖,眼鏡片上還沾著沙漠里的細沙。
“陳老先生,您找我有什么事嗎?”
“小蘇同志啊。”老教授握住蘇陽的手,掌心粗糙得像砂紙,“那本冊子...唉!”
他懊惱地跺了跺腳,震得手杖上的銅鈴鐺叮當作響,“那里頭很可能記載著精絕古國的秘密!”
考古隊的年輕人們也圍了上來,七嘴八舌地勸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