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行儉確實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,他老成持重,每一場戰役都謀劃周全,極少犯錯。
可在李治看來,他的速度太慢了!太慢了!按照他的速度,永徽四年,能拿得下嗎?
想到這,李治皺起了眉頭,心中的焦慮如同潮水般涌來。
他在心中不斷的盤算著,時間不等人,西方的勢力也不會坐以待斃,一旦給他們喘息的機會,日后再想征服就難上加難了。
“李義府,”李治的聲音低沉,在寂靜的兩儀殿中回蕩,“你去告訴眾愛卿。”
“這場仗,朕已經說過了,絕不收兵,就算要收兵,也不是此刻。”
他緩緩站起身來,眼神堅定的望向遠方。
“朕就是要打的西方一百年一千年,不敢東望,要是能滅了他們,那就更好了。”
“他們說的不錯,現在收兵,我大唐確實撿了大便宜,而且,也沒有傷亡多少人。”
“最多兩年的時間,一切都會恢復回來,可是,他們忘記了,現在朕獨斷專行,都有這么多人反對,朕都壓不住那些反對之聲。”
“何況后世之君?”
李治的語氣中帶著無奈,“話是說的好聽,現在不打,以后再打,那以后,還能再打嗎?”
“皇兄同朕說過,這西方,一定要拿下來。要狠狠的威懾他們。”
“讓他們知道,我大唐的威嚴不可侵犯!”
“你去辦吧,朕該說的也都說過了,日后,有哪位愛卿還想著要讓朕退兵,別怪朕不留情面,給他們治罪了。”
李治的話語斬釘截鐵。
“另外,叫吳天巖來。朕要見他。”
李治補充道,心中似乎已經有了新的謀劃。
李義府聽到李治的話,點了點頭,恭敬地說道:“陛下,臣遵旨!”
隨后,他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兩儀殿,只留下李治在殿內,獨自沉思。
李治望著手中的軍報和軍費開支賬簿,眼神中帶著憂慮。
他知道,很難,但他的帝王之志,卻從未動搖。
這場西征之戰,必將成為大唐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李義府走出兩儀殿后,快步朝著朝堂走去。
寒風迎面吹來,他不由得裹緊了身上的官袍。一路上,他的腦海中不斷回想著李治的話語,心中暗暗思量著該如何向眾官員傳達陛下的旨意。
這絕非易事,那些反對西征的官員們必定不會輕易罷休,一場激烈的爭論恐怕在所難免。
來到朝堂,李義府清了清嗓子,大聲說道:“諸位大人,陛下口諭!”
原本還在低聲議論的官員們紛紛安靜下來,將目光投向李義府。
李義府將李治的話一字不差地傳達了出來,話音剛落,朝堂上便炸開了鍋。
“這怎么行!陛下如此固執,會毀了大唐的!”
一位老臣激動地說道,滿臉的焦急痛心。
“是啊,此時收兵才是明智之舉,陛下為何聽不進去呢?”另一位官員也附和道,臉上滿是無奈。
也有一些年輕的官員支持李治的決定。
“陛下雄才大略,此次西征若能成功,必將名垂千古,我等應全力支持陛下!”
一位年輕的武將大聲說道,眼神中充滿了豪情壯志。
朝堂上,支持與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,爭論得不可開交。
李義府站在一旁,靜靜的看著這一切,心中暗暗嘆氣。
他知道,這場爭論不會有一個結果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