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摯聞言,臉上露出疑惑之色:“王爺,安慶緒與您素有嫌隙,您為何還要給他送糧?這五千石糧,對鄴城守軍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啊。”
史思明轉過身,拍了拍周摯的肩膀,笑道:“正因為是杯水車薪,才要送
“我要讓安慶緒覺得,我還在幫他,讓他抱著希望繼續和唐軍死拼。”
“等他把唐軍拖得筋疲力盡,我再出兵,既能除掉安慶緒這個心腹大患,又能重創唐軍,豈不是一舉兩得?”
周摯恍然大悟,連忙躬身道:“王爺高見!屬下這就去安排。”
看著周摯離去的背影,史思明再次望向鄴城的方向,眼中閃過一絲狠厲——安慶緒,你的死期,不遠了。
鄴城城內,早已沒了往日的繁華。街道上冷冷清清,偶爾能看到幾個面黃肌瘦的士兵,拄著長槍,有氣無力地巡邏。
安慶緒身著洗得發白的龍袍,坐在空蕩蕩的宮殿里,面前的案幾上只擺著一碗稀粥。他看著碗中漂浮的幾粒米,眉頭緊鎖,心中滿是焦慮。
“報——陛下,史賢王派使者送糧來了!”
一名侍衛跌跌撞撞地跑進宮殿,臉上帶著一絲狂喜。安慶緒猛地站起身,手中的碗險些摔落在地:“快!快讓使者進來!”
史思明的使者手持書信,昂首走進宮殿,對著安慶緒躬身行禮:“參見陛下!我家王爺聽聞鄴城被困,糧草短缺,特備五千石糧草送來,助陛下暫渡難關。”
“王爺說了,他已在魏州集結大軍,不日便會出兵救援,與陛下里應外合,擊潰唐軍!”
安慶緒接過書信,迫不及待地拆開,只見信中措辭懇切,字里行間都透著“關切”。
他反復看了三遍,眼中的焦慮漸漸被希望取代,原本蒼白的臉上也多了幾分血色:“好!好!史思明果然沒有忘本!傳我命令,將糧草分發給守城將士,告訴他們,史賢王的援兵很快就到,讓他們堅守城池,莫要懈怠!”
一旁的崔乾佑卻皺起了眉頭,待使者退去后,他連忙上前道:“陛下,史思明素來野心勃勃,此次只送五千石糧草,未免太過蹊蹺。”
“他若真心救援,為何不派大軍前來?這五千石糧,頂多夠守軍撐十天半月,恐怕……”
“夠了!”安慶緒猛地打斷崔乾佑的話,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,“崔尚書,你莫要多疑!史思明與我父親一同起兵,如今我大燕危難之際,他怎會坐視不管?”
“況且他若想害我,何必多此一舉送糧來?你只需管好守城之事,其他的,不用你管!”
崔乾佑看著安慶緒固執的模樣,心中滿是無奈,卻也不敢再多說什么,只能躬身退下。
安慶緒則走到宮殿門口,望著遠方的天空,心中充滿了幻想——等史思明的援兵一到,他就能擊潰唐軍,重振大燕的雄風。
可他不知道,史思明送來的不是救命糧,而是延緩他死亡的毒藥。
日子一天天過去,唐軍的攻勢越來越猛。鄴城的城墻早已布滿了箭孔,多處地段甚至出現了坍塌。
守軍的糧草很快就消耗殆盡,士兵們開始以樹皮、草根為食,甚至有傳言說,城內已經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。
越來越多的士兵選擇逃亡,有的翻墻而出,投靠唐軍,有的則躲在民房里,再也不敢出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