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家的宅子一直有專人看著、清掃,柳大公子有職務在身,偶爾回來住,這陣子又領了差事出城了,故而他雖然是留在京里,卻還沒有和明智碰上面。
兄弟倆將人送到柳家府邸,才不舍告辭。
柳氏夫婦歸家第二日,顧家的帖子就上了門,邀請他們過府坐坐。
柳宛嫵第一次跟著父母上未來婆家做客,受到了顧家空前熱情的招待。
未來公公、婆婆帶著她的未來大伯、大嫂,還有幾位公子親自到門口接人。
阿嫵進門叫人的一瞬間便愣住了:“姑姑?”
阿雁含朝她眨眨眼:“我說過吧,咱們會再見的。”
柳夫人暗暗吃驚,女兒竟似與未來親家很熟稔的樣子,但她什么也沒表露出來。
只笑著寒暄:“少夫人,十幾歲閨中那會就聽過你了,一直不得機會認識。沒想到啊,這十幾年后竟然有做姻親的緣份。”
"誰說不是呢,阿嫵這樣的好女郎,誰家不得搶著要,也就咱們下手快,早早定下了。要不現在不知該往哪哭去。"
阿雁笑道,又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幾個孩子:“他們分別是明智的兄弟、嫂子。”
柳夫人打量著曼青,溫和道:“這是明智嫂子?人長得真標志!我在邕州城就聽過你,都道你持家理事是一把好手。這方面正好是我們阿嫵欠缺的,往后進了門,還要她多向你請教。”
話語間,坦露出日后家里中饋之事以她這個嫂嫂為尊之意。
王曼青受龐若驚,下意識望向自己婆母。
她這幾年接觸外人越多,了解世情越甚,就越加清楚,中饋之責是對一個剛嫁為人婦的,世家女子的最大認可。
尤其像未來妯娌這種打小就按主母標準,嚴格教養著長大的女郎。
她此前也想過這些事,覺得自己現在銀錢夠用,夫君雖不及明智,到底是不可代替,總會有她的體面。
二弟妹倘若有意,她是可以讓的。
這種讓不是單純說,想什么家和萬事興,而是她也做了幾年生意,總覺得凡事有能者居之,才能使收益最大化。
王曼青怎么也沒有想到,柳夫人上門第一件事,便是就此事,先寬她的心。
“夫人謬贊了,曼青也是摸著石頭過河。”她說話時,面頰都在微微發紅。
她總覺得,能得到柳夫人這樣的貴婦夸贊,也是很榮耀的事兒。
“是你太謙虛了。”
其他幾只小的也忙都齊齊拜見兩位長輩,不過,他們更多的還是,總忍不住將好奇打量的目光,悄悄落在阿嫵這位未來二嫂身上。
顧柏冬適時道:“門口風大,咱們進去說話吧,我祖父、祖母、父親、母親,都在前廳等著了,他們都十分期待你們來的。請——”
柳大人:“請。”
阿雁親熱地攜了柳夫人的手,“咱們也走。”跟在兩位男人身后,一同往里去。
阿嫵還在原地,抬眸間,邊上那位一直含笑的男子,輕易便闖入了她的余光當
中,玉白俏面登時爬上了胭脂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