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念叨一句,“真不怪我.....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,我....我不該死呀!”
然后,似乎有淚縈繞著他的眼眶。
他不經意抬頭,正看見屋內墻壁正中央掛著的一幅字。
物競天擇!
這幾個字好似給了他力量一般,讓他坐直了身體。
“呵!”
朱棣陡然一笑,“成了!???哈哈!呵呵!哈哈哈!”
笑著,他又突然捂住嘴,似乎生怕別人聽見他的笑聲。
而后他低著頭呆呆的坐著....
~
許久之后,朱棣站起身。
拿起火折子,將手中兩封信點燃,看著它們在痰盂之中化作灰燼,然后才慢步出屋。
守在遠處廊檐下的張玉,低著頭快步走來。
“千歲?”
“今年給曹國公的年禮多加些!”朱棣低聲道。
張玉面露迷茫,“已比東宮的更多....”說著,他陡然改口,“再加倍?”
“不夠!”
朱棣搖頭,“要有誠意!”
說著,他繼續朝徐妙云所在的方向走去,口中繼續道,“秋來了,一年也快過去了。北平諸將,尤其是岳父以前手下的將領,年禮全部加倍!另外,朝中那些老軍侯們....嗯,挑教過我騎射的,多給年禮!”
~~
北方的秋奔放,南方的秋...溫和。
在北方漫天落葉的時候,應天府才剛去了夏日的燥熱。
皇太子朱標于洪武二十四年十月初一返回京師應天府。當然,他的回歸,帶著無上的,專屬于大明帝國儲君的榮光。
其實對大明帝國的武臣而言,皇太子去哪里,見了誰,得到了什么贊許對他們而言一點都不重要。反正他們將來要效忠的,也是這個人。
但對于文官集團來說,這是一種莫大的歡欣鼓舞。
因為皇太子已經明確的對天下釋放了一個信號,他治理大明帝國的方式,不再是一味的單純的...武力!
而是更看重官紳的意見,以及民間的聲音!
~
“怎么瘦這么多?”
紫禁城郭惠妃所在的萬安宮中,朱元璋皺眉看著朱標,“臉都尖了?”
說著,他抓起朱標的手,反復的看,“外邊吃的不好?”
朱標低頭笑道,“回來的時候趕上秋老虎了,中暑一回!”
“嘖!”
朱元璋頓時怒道,“都是那些狗奴才伺候的不盡心....”
“爹!”
朱標笑笑,“誰都不怨!”說著,他感嘆道,“以前在宮中,兒子以為自已的身子夠強健了,可這回出去才知道,什么叫長在深宮夫人之手....哎,看著五大三粗,其實....都是虛胖,哈哈!”
“啥話!”
朱元璋皺眉,“又不讓你騎馬打仗!呂布身子壯,能打幾個?項羽萬人敵...”
說著,他似乎覺得不太吉利,驟然改口道,“讓你姨娘好好給你補補!”
話音落下,就見郭惠妃帶人端著數十樣菜肴,笑著走來。
“聽說你要回來呀,你爹早就吩咐了!”
郭惠妃對太子朱標笑道,“好吃好喝,趕緊給他的好大兒子預備著!呵呵呵!”
聞言,朱元璋莞爾。
但朱標卻看著桌上,那.......滿是油膩,甜口的菜肴,有些心中發怵。
這一路回來,只要吃的稍微油膩些,他就嘔吐不止。
時間長了,現在見著這些葷腥是打心里怕了。
“多吃點!”
但越是怕什么越來什么。
朱元璋夾了一筷子芋頭蒸肉,放在朱標面前的碟子當中,“這廣西的芋頭,總共就進獻來三筐,知道你喜歡吃,咱都沒舍得先用!嘗嘗你姨娘的手藝,趁熱!”
朱標遲疑片刻,“父皇,二弟呢?”
“別提他,又出去瞎胡鬧了!”朱元璋悶聲道,“就長了一顆玩鬧的心!”
這樣也好!
朱標心中暗道一句。
這回去西安,其實最大的收獲并不是對西北軍務進行了無聲的洗牌。而是他發現,他的二弟,大明第一強藩秦藩,其實并無野心。
“你快吃呀!”朱元璋催促。
朱標提起筷子,微微有些猶豫。
“哎!”
突聽朱元璋繼續道,“老三病了,也不知這時候戴先生到了太原沒有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