鄴城,左將軍府。
于府門前,劉備伸出異于常人的手臂,向來訪的賓客示意道:“長公子,請。”
作為登門客的長公子袁譚,對上宇內知名的劉備,他的語氣略帶恭敬,拱手俯身致禮道:“玄德公。”
無怪乎袁譚以長公子之尊,卻是對作為客將的劉備態度恭敬、禮數周全,蓋因劉備在豫州刺史的任上,向朝廷舉薦了他為茂才,劉備即是他的舉主,他自當禮敬。
其次袁紹晉升為魏公,嗣君之位懸而未決,袁譚有意拉攏舉薦自己為茂才的劉備,壯大己方的勢力,為博得嗣君之位多上一二分勝機。
也因此,袁譚和劉備同行入府時,他的身形較劉備慢了半個身位,做出了一副禮敬非常的模樣。
入得府內,分主賓坐定,袁譚也不廢話,他開門見山的向劉備道明了來意:“家父不日就將引軍南下,玄德公可是知否?”
劉備搖了搖頭,表示他不知情:“向者見鄴中人馬往來,輜重運輸,只道今歲魏公將有大手筆的動作,卻是不知兵向何方……現聽公子所言,不意竟是將大軍南下。”
作為客將,又在圍剿張燕、公孫續的行動中有徇私的嫌疑,是故劉備未能加入到幕府的核心會議中,他也就對袁紹整頓兵馬、囤積糧草的行為不甚了了。
只是劉備言他不知道袁軍是打算南下,卻是一句遮掩的話,他身為一名老兵,依著局勢進行揣摩,又有私底下的關系,三五日前就知曉了袁紹今歲動兵的方向。
而今劉備假作不知,只為給袁譚一個表現關系親密的機會。
果然,袁譚面露揪然之色道:“玄德公竟是不知!這府內的主簿如何不通傳消息,當真是可惡。”
主簿典掌機密,文書、消息往來通常都需要經過主簿,而今劉備對幕府的動向一無所知,袁譚自然而然的將罪責推到了幕府的主簿身上,責怪主簿沒有把消息傳達給劉備。
一聲甩鍋后,袁譚歉然一聲道:“玄德公,待我回去上告家父,好生訓斥一二主簿。”
“這倒不必。”劉備擺了擺手,似是不以為意道:“備為客將,有些機密不合備知曉,不然若是有所泄露,倒是備的不是了。”
“且不說這個。”劉備不給袁譚接話的機會,撇過自家在袁紹處不受信重這件事,他向袁譚發出祝語:“大軍南下中原,討伐曹賊,匡扶漢室,襄佐天子,公子必然置身其中,當有所展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