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著羈縻的南匈奴右賢王去卑,高覽沒有態度強硬的要求去卑聽從命令,而是好言善語,打著商量的口吻和去卑接話,以免去卑心下不喜,貽誤了戰機,破壞了他規劃好的戰局。
“即是將軍有令,某自當遵從。”去卑一無不可,他南匈奴受袁氏厚恩,得以居于太原郡,避開了草原上的風刀霜劍,且每歲有不菲的賞賜,此等大恩大德,他自當有所回報。
當然了,袁氏的恩情雖重,但去卑更看重的是袁氏天下第一諸侯的實力,袁紹虎踞河北,鷹揚河朔,勢大兵強,一時無二,若是他不去遵從袁紹的命令,恐怕部族有傾覆之憂也。
見去卑很是上道,高覽面色和熙道:“即是右賢王也同意某的計策,那就請右賢王劃出千余騎卒,分作十股殺入河南之地,襲擾曹仁的后方。”
于是乎,一隊又一隊的胡騎,鉆著空子渡過黃河,登上了黃河南岸的土地,也即是河南之地,憑借著坐下馬匹的速度,在河南之地往來飄忽,肆行禍患。
其中,少數胡騎一時不慎,為曹軍騎卒截殺,頭顱被遞到了曹仁的身前。
“是匈奴。”曹仁見著未曾蓄發的敵軍頭顱,他給出了他的判斷,并州有南匈奴,這一點是為世人所知的,他自是也知道,加上袁紹為政寬仁,得夷狄之心,所以高覽所部有南匈奴助陣,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。
同時,曹仁從騎卒口中得知,匈奴胡騎分有十余股,每股百余騎左右,依仗善于騎術,又馬匹甚多,在他的后方大肆破壞,見人就殺,見屋即焚,如今河南士民可謂是人心惶惶。
此外,曹仁收到了鐘繇遞來的文書,文書上言,鐘繇也偵知了胡騎破壞地方的事情,為了保境安民,護衛一方百姓,他已著令河南士庶塢堡或是縣城暫避胡騎,并請求曹仁速速剿滅胡騎,還河南士庶以太平。
曹仁斟酌幾許,定計道:“子和,我麾下有騎八百余,今全數調配給你,偷渡來的匈奴胡騎,就且交予你料理了,至于守御河津一事,就由我來守備。”
“諾。”曹純領命道。
作為歷史上統御過虎豹騎的將領,曹純指揮騎卒作戰的能力不可謂不突出,不可謂不卓越。
因而在曹純的指揮下,偷渡到河南之地的匈奴胡騎,遭到了沉重的打擊,胡騎每戰必敗,死傷慘重,割下來的頭顱被堆起在一起,有如小山一般。
不過三五日的時間,千余匈奴胡騎,只剩下三五百人,這三五百人不敢在河南停留,唯恐被曹純斬盡殺絕,一個個忙不迭的又奔回黃河北岸的袁軍大營,不顧他們所領下的襲擾曹仁后方的任務,只求脫離曹純的狩獵范圍。
“曹軍中竟有此等善于御騎之將?”去卑從幸存的胡騎口中得知了曹純的存在,他訝異了一聲,本以為他麾下匈奴胡騎的騎術無對,卻是沒有想到出身曹氏的曹純戰力如此彪悍。
高覽面色陰沉,聲東擊西的渡河之策失敗了,襲擾河南的計策也失敗了,于渡河一事上,他陷入二來無計可施的狀態,他這一路的戰局也就僵持住了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