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如今的戰況發展,出乎袁紹的規劃,一來戰事被拖延了數月,二來有烏巢這一樁突發事件,讓袁紹不由身心俱疲,他唯有退兵,好生修養,再做良圖。
雖是袁紹決定了退兵,但十萬大軍退走,并不是一股腦的向北奔去,不然若是退軍路上稍有動靜,就是一場大潰敗在等著袁紹,到時候曹軍再銜尾追殺,河北十萬人馬,恐怕不知道能有幾人能渡過黃河,回到冀州。
因此,袁紹作為大軍統帥,他沒有第一時間北還,而是把十萬大軍分作三個批次,次第遣派人馬北還,他則留在官渡和曹軍相持,做起了殿后的工作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河北人馬有三四萬之眾北還,第一批次撤走的袁軍安全離去,到了第二批次的袁軍離去的時候,袁紹留下張合、顏良、文丑、逢紀、郭圖等人于官渡同曹操相持殿后,他則跟隨第二批次的人馬北還。
對于袁軍離去的情況,曹軍斥候自是偵知到了,是以曹操也就知曉了。
趁著河北人馬撤離,大軍戰心不穩的時機,曹操調配人馬,大軍出動,銜尾追殺起了袁軍,盡管袁紹留下了張合、顏良、文丑等名將殿后,但在曹操的攻勢下,殿后的袁軍被擊敗,一時間,第三批次北還的袁軍人馬,分崩離析于道路上。
這一仗,曹操險勝一招,贏下了不小的戰果。
“可惜。”
擊退了袁紹,保全了中原的曹操,立身于官渡的袁軍營寨時,他心中不是快意,而是感到萬分的惋惜。
無他,這一戰雖是勝了,但曹操對于戰果并不是十分滿意,他有心留下此間的十萬河北人馬,重傷河北的元氣。
可今日他雖是勝了,但只得殺略俘虜了萬余袁軍,對于河北來說沒有傷到筋骨,不過是擦破了皮,流了幾滴血而已。
這樣的戰果,自是不能令曹操滿意。
“可惜。”曹操又是一聲惋惜,河北人馬即是保全大半,只怕修養數年后,就又將十萬大軍南下,今時今日的大戰,他將要再經歷一次。
可是,下一次,能如這一次一樣擊敗袁軍嗎曹操捫心自問了一句,對于這個問題,他給不出一個肯定的答復。
這一次能險勝袁軍,許攸可謂是第一等的功臣,沒有許攸歸降,袁軍的屯糧點、守御烏巢的將領、袁軍的旗號口令,這等機密的內情,曹操無從得知,也就無從下手。
然而下一次,還會有許攸這等的背主之人嗎
到底是心性堅韌,曹操于心底惋惜了幾聲后,就不再自怨自艾,這不是他的性子,他是遇強則強,不會屈服和彎腰的脾性,是天下數得著的英杰。
著人清理戰場,收刮戰利品的同時,曹操舉目西望,而今那位秦王,當是有所動作了,或者說,關中已經有了舉動,只是路途遙遠,消息還沒來得及遞給他。
天下紛爭,事情還多著呢!一場大戰過后,曹操雖是感到疲乏,但他也知道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,他得在按下官渡的葫蘆后,去按下別的葫蘆了。
……
當袁紹和曹操在官渡相持日久的時候,原本寧靜的關中悄然運作了起來,一隊隊士卒被聚集,將校們摩拳擦掌,一場大的波瀾將要被掀起。
時間到了十月初,曹操突襲烏巢的三五日前,自關中之地,一支步騎三萬人的軍隊,向河東進發,一支步騎兩萬人的隊伍,向河南郡行進。
兵分兩路,各有良圖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