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人便宜這種事情,可一而不可二,蓋因被占便宜的人得了教訓,也就有了防備,下一次遇到相同的事情,就會有所警省,不太可能再去踩上同一個坑。
關于這一點,劉璋有著清晰的認知。
今歲建安五年,袁曹相爭,好比是鷸蚌爭斗一樣,兩邊辛苦大半年,都沒有落到好處,倒叫局外人身份的劉璋撈了一大筆。
袁紹失了太原、雁門,曹操失了河南尹,連帶著舊都雒陽落到了劉璋手中。
漁翁得利!!!
劉璋現在才體會到了秦王的快樂,秦地被山帶河,四塞為固,阻三面而守,獨以一面東制諸侯,所以六國盡為秦王所滅,張良這話說的一丁點都沒錯。
以秦地這樣的地勢地形,關東諸侯欲圖進犯關中,很難很難,而由關中逐鹿中原,卻是較為輕易,也難怪關中成為了漢唐的基石,孕育出了兩個宏偉的帝國。
不過,像今年這樣的好時節,劉璋不敢再想第二次了,袁紹和曹操吃了這一次虧,下一次就很難再犯這樣的大錯,他們去打生打死,由著劉璋吃個肚子滾圓。
于晨間思量了片刻后,劉璋起身,在侍女的服侍下洗漱、凈手、飲食,然后又是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齊,他沒有去穿什么王侯該穿的冠服,而是一席素衣,頭上裹著一張幅巾,幅巾用縑巾制成,卻也不是名貴的帛布細絹等物。
簡樸是一種美德,一貫劉璋所秉持。
也是劉璋對于外物沒有什么追求,如吃穿用度,能過得去就行,倒也不必錦衣玉食,用著王侯家的氣派。
一切妥當,劉璋來到了長安衙署議事的地方,議事的地方不大,僅能容下十數人而已,有點像是清代的軍機處,軍國大事,卻是不必謀于眾人。
“父王。”作為劉璋的嫡長子,劉循這個時候也來到了議事廳前,他恭恭敬敬的向著劉璋施禮。
劉璋目光中露出一抹柔和的色彩,他撫了撫劉循的小腦袋,將劉循引入了議事廳內。
雖是劉循的母親早逝,母家也沒有什么人才,也就沒有外戚作為依仗,但劉循到底是他的嫡長子,劉璋沒有廢長立幼的心思,于是他打算好生栽培栽培劉循,有意將劉循培養為下一任接班人。
所以劉循除卻在王商、荀攸處學習經學外,余下的時間,常常被劉璋拉來聽上一聽如何處理政務,以及軍國相關的事情如何料理,這些可是從課本上是學不到的。
當劉璋和劉循踏入議事廳中,廳內已經有三五人入座靜候他們的到來,此刻見到劉璋和劉循,紛紛起身施禮,劉璋擺了擺手,讓他們安然入座,免去了凡俗的禮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