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寧定睛一看,這才驚訝地發現,王秀才原本萎靡的氣色竟在不知不覺間好轉了許多。那雙眼睛里閃爍的光芒,仿佛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。
孟秋不知何時走到她們身邊,笑著說道:“有時候,人的意志力比藥更有效。當一個人找到自己的使命,連病痛都會暫時退避三舍。”
規章制度很快擬定完畢,三方各執一份。內容詳細具體,從資金使用到監督方式,都規定得明明白白。
蘇瑾將錢財交給王秀才時,特意叮囑:“我和五松道長保留最終否決權。如有違規,必當追究。”
王秀才鄭重點頭:“這是自然。有二位把關,我也能安心些。”
分發物資的過程倒是順利得多。兩個村的幸存者實在太少,每人分到的東西都很充足。看著村民們喜笑顏開的樣子,蘇瑾心中也感到一絲慰藉。
孟秋主動提出為村民們義診。他一邊把脈,一邊教導王秀才如何診病。那認真的模樣,倒像個真正的老師了。
“這里是心脈,你摸摸看……”孟秋耐心指導著,“要輕,再輕些……”
蘇瑾在一旁看得入神:“三師兄醫術真是了得。這些年,您在醫道上的造詣又深了不少。”
孟秋得意地揚起下巴:“這是自然。醫道通天,參悟生命奧秘,便是探索天道。這些年我走遍大江南北,見過太多生死離別,更明白了醫者的責任。”
“那您可得多教教我。”蘇瑾眨眨眼,故意做出一副討好的樣子,“我最喜歡學現成的了。”
“就知道偷懶。”孟秋寵溺地點了點她的額頭,“也就是你,換了別人這么說,我早就翻臉了。”
夜色漸深,篝火映照著眾人的臉龐。村民們三三兩兩地圍坐著,有說有笑。經歷了這場劫難,能有這樣平靜的時光,實屬難得。
而此時,在百里之外的一座酒樓里,說書人喬臨正繪聲繪色地講述著五松大戰倭寇的故事。
“那一日,倭寇如潮水般涌來,眼看著村子就要不保。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,一道白影從天而降!”喬臨的聲音抑揚頓挫,“正是威名赫赫的五松道長!只見他一劍橫空,劍氣縱橫三百丈……”
臺下的聽眾如癡如醉,有人握緊拳頭,有人屏住呼吸,生怕錯過任何細節。
“今日就講到這里。”喬臨突然收住話頭,站起身來。
眾人紛紛叫嚷著要他繼續,但喬臨只是微笑著搖頭,轉身離去。這是他的習慣,總要在最精彩的地方留個懸念。
掌柜將他請到樓上雅間,奉上好酒好菜:“喬公子,明日還請繼續。客人們都說,您講的故事最是動聽。”
喬臨笑而不語,舉杯獨飲。這些故事,有多少是真,有多少是假,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。
蘇瑾若是知道,自己的名聲竟是這樣傳開的,不知會作何感想。
喬臨收下酒樓掌柜遞來的銀錢,眼神平靜如水。掌柜的手中還捏著一張銀票,遲疑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開口:“喬公子,這是預付的定金,您看……”
“明日我可以講完,過兩天一大早就出發。”喬臨淡淡應聲。
掌柜的如釋重負,連連點頭退出房間。剛關上門,立刻被守候在外的幾個伙計圍住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