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騙你做什么?”蘇瑾笑道,“不過你們得幫忙包餃子才行。”
“我會包!我會包!”孩子們紛紛舉手。
看著他們天真的笑臉,蘇瑾心中一暖。這些失去雙親的孩子,能有一個溫暖的冬天,就是她最大的心愿。
喬臨帶著琦蕭來到慈幼院時,正趕上蘇瑾在教孩子們寫字。她穿著一身素凈的青衫,神情專注而溫柔。
“這位公子是……”蘇瑾抬頭,疑惑地看著來人。
“在下喬臨,聽聞慈幼院收留了不少無依無靠的孩子,特來獻些綿薄之力。”喬臨將銀錢遞上。
蘇瑾看著那一疊銀票,眼眶微紅:“多謝公子善心。只是……這數目太大了……”
“應該的。”喬臨輕聲道,“若是方便,我想在這里住幾日,給孩子們講些故事。”
“那太好了!”一旁的孩子們歡呼起來。
就這樣,喬臨在慈幼院住了下來。白天他在酒樓說書,晚上則給孩子們講故事。那些關于五松道長的傳奇,在他溫潤的聲音中變得生動有趣。
與此同時的另一邊,蘇瑾倚在門框上,看著院子里劍拔弩張的一幕。
“需要幫忙嗎?”她走到王秀春身邊輕聲問道,今天突然來了一群人,說是育仁堂的,要將沒有父母的孩子帶走統一收容。
王秀才微微搖頭,邁步向前。。“誰說這些孩子是孤兒?”他的聲音不疾不徐,“他倆爹媽都還在世。”
來人臉上閃過一絲怒意,聲音尖銳地拔高:“王秀才,你瘋了不成?倭寇早就把他們父母都殺了!這是人盡皆知的事!”
“是嗎?”王秀才不緊不慢地從袖中取出一卷文書,“朝廷公文明確記載,此次倭寇入侵死傷僅十一人。連遺書都沒留下,你憑什么說他們已死?想帶走這些孩子,先去找他們父母要棄養書。”
蘇瑾看得入神。陽光下,王秀才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。這位秀才不愧是讀書人,懂得用朝廷的規矩來對付他們。她不由得暗暗記下這一招。
來人被氣得臉色鐵青,額頭上青筋暴起:“他們明明都死了,我上哪兒去找什么棄養書!你這是故意刁難!”
“既然你說他們死了,那就去衙門開具身故書。”王秀才寸步不讓,語氣依舊平靜,“沒有身故書,就別想帶走任何一個孩子。”
“好一個王秀才!”蘇瑾忍不住輕輕鼓掌,“這招真是高明。”
院子里的氣氛漸漸緩和,那些來人終于悻悻離去。孫高卻仍氣得渾身發抖,他攥緊的拳頭關節發白:“太過分了!為了這幾畝薄田,他們居然想奪走孩子。那育仁堂根本就不是什么善地,分明是要讓孩子們去受苦!”
蘇瑾看著孫高激動的樣子,輕聲安撫:“所以這事還得靠王秀才。他懂律法,知道怎么應對,你們從旁協助就好。”
王秀才轉身對孫高說:“把兩村的地都整理清楚,暫時記在我名下。”
“記在你名下?”孫高一驚。
“對,立兩份合同。”王秀才解釋道,“等孩子們到了十四歲,再把地還給他們。這樣可以避免有人打地主意。”
孫高恍然大悟,這不就是寄名的法子嗎?他想起以前自己還想把地寄在王秀才名下,卻被拒絕了。如今看來,王秀才當初的決定確實明智。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