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日,營中火藥、鉛子、矢并盡,傅宗龍率諸軍突圍,然除千余人潰圍星散,余者仍不得出,最后川、陜數萬軍伍,盡歸李闖。
傅宗龍被執,大呼曰:“我秦督也,不幸墮賊手,左右皆賊耳。”
賊唾宗龍,挾其降,宗龍罵賊曰:“我大臣也,殺則殺耳,豈能降賊以緩死哉!”
賊怒,抽刀擊宗龍,中其腦而仆,事聞,帝曰:“若此,可謂樸忠矣。”
復官兵部尚書,加太子少保,謚忠壯,廕子錦衣世百戶,予祭葬。
聞宗龍死,賀人龍星夜奔歸秦地,帝無奈,責其戴罪立功自贖……
……
臘月初,靖南伯曹變蛟,寧南伯王廷臣,率領自己的正兵營與新軍營南下。
剛大戰歸來,回家休整不到一個月,又要出發,二鎮將士,都有些怨言,不過在軍令服從上,二人部下,仍做得很好,所以怨歸怨,將士們仍打點行裝,隨曹變蛟、王廷臣南下。
從玉田,遵化到河南開封,路程有二千多里路,就算一天走五十里,二人部下,也要走一個多月。
困擾二人的,還是大軍糧草。
依大明的糧草供應制度,軍隊作戰,一部分糧草由朝廷供應,大部分糧草,則由本地官府供應,若大軍出征在外,則由客地官府供應,然后再向原地官府討要。
大明這種糧草供應制,是造成客兵不愿出外的重要原因,就是雙倍的軍功核算,也讓很多軍隊望而卻步。
曹變蛟與王廷臣,自然沒有王斗那樣的專業輜重營,最多隨軍一些民夫,也攜帶不了多少糧草,所以,還沒走多遠,隨軍攜帶糧草,就吃喝得差不多了。
不知為什么,一路南下,二將都隱隱感覺到周邊一片敵意,沿途許多地方官府,千方百計的推脫,不愿意,或是少供應糧草,最后二人,只得拿銀子買糧。
義州的繳獲,加上朝廷封賞,二人手中,還是有一些銀子的。
不過,一路南下,四野蕭條,各城各鎮糧物匱乏是一部分,不知為什么,總還有種種力量,讓二人陷入,手上拿著銀子,卻經常有買不到糧草的窘迫,便如當年盧象升一樣。
如此,大軍行軍,卻經常饑寒交迫,加上寒冬臘月,離年節不遠,將士本就不怎么愿意出戰,更是產生很多牢騷,這讓曹變蛟、王廷臣二人憤怒,同時心下有些彷徨。
當然,南下剿賊,還是有讓二人溫暖之處的,比如路過涿州時,不但淶水的靖邊軍守將,依言送來東路鳥銃五千桿,威勁子藥三十萬發,還給二將帶來不少糧米,豆料等物。
行軍到保定,還有真定的贊皇、高邑,保定總兵虎大威,贊皇游擊許月娥,都給二人提供了不少幫助,特別許月娥,此時懷有身孕,腹中高高隆起,仍張羅著,給二人安排糧草,讓二將感激涕零。
不過與虎大威等敘話時,眾人都在感慨,似乎周遭的官將,越來越對他們懷有敵意,特別許月娥,更有意無意遭受了排擠,保定總督楊文岳,已不若往日那樣對她熱情。
從臨城南下,放眼更是赤地千里,黃茫茫一片,或是百里不見一個居民,或是遇見大群大群流民,除了稍大的城鎮,幾乎沒有人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