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趙小五從湯山救災回來,家里來的人不少。
不算其他的鄰居,光老張頭家和馮老二家再加上趙小五家和其他人,粗略一算,竟有十六七人。
孫月琴滿心歡喜,一想到兒子歷經艱險終于回家,又看到這么多朋友過來啊,心里別提多高興了。
她二話不說,直接將家里平日里舍不得用的好東西都拿了出來。
油和肉敞開了用,和幾個女人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,洗菜、切菜、炒菜,每一個步驟都有人干活。
孫月琴一心想著要好好招待大家,硬是張羅出了兩大桌豐盛的酒菜。
夏天夜晚的冀北山區,微風習習,格外涼爽。
眾人圍坐在趙小五家的院子里,享用這頓溫馨的晚餐。
由于人比較多,直接就分成了男人一桌,女人和孩子一桌。
茍老三媳婦剛剛生完孩子十幾天,還在月子期間,身子骨虛弱,見不得風,孫月琴貼心地為她單獨準備了飯菜,讓她在屋子里安心的吃飯。
飯桌上,曹老坐在主位上,一邊吃著菜,一邊關心地問起趙小五的新房蓋得怎么樣了。
趙小五這段時間一直在湯山救災,對家里新房的進展情況一無所知。
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坐在自己旁邊的父親趙德柱。
趙德柱聞言,停下手中剛要舉起來的酒杯,臉上帶著恭敬的神情,認真地回答道:
“曹老爺子,您找的工人們干活那叫一個麻利!干活又快又好,質量也沒得說。”
“現在已經蓋好一層了,明天就打算封第一層的頂子呢!”
“等房子蓋好了,一定要請您過來好好參觀參觀,看看這成果您滿不滿意。”
曹老聽了趙德柱的話,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,擺了擺手說道:
“這都是小事,只要能幫上忙就好。”
“小五這孩子踏實肯干,有出息,我這也算是報恩。”
桌子上的人雖然不知道曹老說的報恩是什么意思,但也沒人不懂事兒的打破砂鍋問到底、
眾人一邊吃飯,一邊分享著彼此的生活瑣事和趙小五在湯山救災的經歷。
大家聽得津津有味,時不時發出陣陣贊嘆聲。
酒過三巡,菜過五味,酒桌上的氣氛愈發熱烈,男人們的話題也越來越多。
從家長里短聊到國家大事,笑聲、碰杯聲此起彼伏。
這一頓酒,不知不覺又喝到了晚上九點多。
馮老蔫兒、趙德柱、老張頭幾人都喝得酩酊大醉,滿臉通紅,說話也開始有些含糊不清。
曹老本來是打算住在趙小五家的,可趙小五家里人實在太多,房間有限,根本沒有多余的地方能安排他住下。
這時,老張頭雖然醉意朦朧,但依然熱情地邀請曹老去自己家做客。
曹老盛情難卻,便在老張頭的帶領下去了張家。
趙小五則去了馮老二家里住。
對于趙小五的到來,馮家上下是舉雙手贊成的。
第二天一早,趙小五早早地起床,簡單洗漱后,便從馮老二家往回走。
剛進家門,就被大姐趙改和四姐趙桃叫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