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天津、登州、蘇松、寧波、泉州、廣州六地的港口建立海關署,明確各地允許出口的貨物,以及關稅比例。”
“所有船只都要按排水量注冊,按貨物重量和價值繳納稅收。”
“沒有納稅證明的船只,一律以走私看待,海軍有權緝捕。”
“如果被查出販賣違禁物品,或在港口偷漏稅的,海軍可以罰款。”
這個權力,等于是說海軍可以在海上為所欲為,俞咨皋當然喜出望外。
不過對月港沒有設立海關,他還是有些意外,提醒皇帝道:
“漳州月港,一向是海貿重地,應當設立海關。”
一個海關就是一個口岸,朱由檢基本是按照一省一個設立。聽到月港現在的地位這么重要,他在考慮之后,說道:
“那就把福建漳州、廣東潮州、南直隸海州、山東膠州灣都加進去。”
“暫時就這十個口岸,以后按需要增減。”
這些地方都是后世有名的口岸,朱由檢認為暫時是足夠了,再多可能會亂。
就是這十個口岸,問題都有不少,朱由檢覺得不一定都能順利開起來。
例如蘇松口岸,指的是蘇州府和松江府。現在黃浦江的出海口歸蘇州,兩個地方一定會為口岸開在哪里扯皮。
膠州灣在后世是重要城市和海軍基地,在膠萊運河暢通時也很重要。但是現在膠萊運河湮廢,這地方就不怎么重要了。
若非朱由檢想鼓勵山東移民,減輕北方人口壓力,根本不會在那里設海關,開辟對外口岸。
朱由檢的打算是,先把這十個海關設起來。有能力的人才,自然會從里面出現。到時候讓他們把海關制度完善,再把辦得不好的海關整頓起來。
這需要的時間會很長,而且不能中斷。人才也需要專業化,不能隨便派個官員去管。所以朱由檢道:
“海洋上的事情和陸地不同,海軍的事情很專業。”
“以后海軍衙門的官員,主要從有海上經驗的人員中挑選。”
“兵部推選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這一點。不能再出現覺華島的事情,水師在海上被旱鴨子擊敗了。”
又把孫承宗隱晦指責了一遍,袁可立只能答應這件事,免得皇帝抓著這件事情不放,把覺華島之戰當成海軍需要專門人員的例子。
成功把海軍衙門的人事權相對獨立起來,朱由檢對海關的設置暫時結束,覺得距離成立海軍部又進了一步。
一個獨立的海軍,需要有人事、后勤、作戰等方面的權力。但是如今海軍的專業人才還不夠,財政也不寬裕,朱由檢暫時沒有為海軍設立后勤、裝備、參謀等機構的想法。決定等天津海軍學堂培養出足夠的人才后,再設立這些機構。
至于現在,還是讓俞咨皋帶著海軍收稅,把沿海衛所給養起來。這個負擔丟掉后,朝廷的壓力會減輕些、騰挪的余地就更大些。
如果海軍能上交稅收,那就會更好了。以后成立海軍部,也會有更多人支持。
按照朱由檢的估計,海軍衙門顯露出權勢和財力后,一定會被文官盯上。俞咨皋這個武將提督管理海洋的時間,可能不會太長。
到時候護軍使會去海上爭權不說,文官可能還要求設立海軍總督,以加銜南京兵部侍郎甚至南京兵部尚書的總督去管理。
但是只要自己不松口,海軍部設立的事情,就有一定把握。文官想讓尚書、侍郎去管海軍,只能同意成立海軍部。到時候兵部就會實際上變成陸軍部,權力會被削下來一大塊。
兵權被文官完全掌握的局面,同樣也會改變。至不濟也會有兩個衙門制衡,不再鐵板一塊。
為了實現這一點,朱由檢對海軍的設置,要給他們一些陸上兵權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