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這些京城的人,在這幾年糧價穩定日子變好后,更不愿意苦哈哈地去從軍。如果不是朝廷強制征兵,京營的神樞營都可能招不滿人。
所以他們覺得,君主離自己很遠,自己一介小民,沒有可能成為國君。
但是老秀才聽到這番話,卻是哈哈大笑。
直到眾人疑惑著追問,方才翹著眉毛解釋:
“你們啊,都沒讀懂禮法!”
“皇上說君臣民共治天下,難道會食言而肥?”
“仔細看看,藩屬都能為誰所有?是不是只有功臣才能成為國君?”
眾人仔細觀看,這才從禮法條文中,注意到諸侯領主之后,還有個自治議會。
有個對海外自貿區有所了解的茶客,頓時拍案說道:
“哎呀!”
“原來還能讓議會當國君。”
“這么說來,香山澳、香江島自貿區,就是議會所有。”
“只要被選為議員,就有國君的權力?”
眾人聞言大奇,紛紛詢問自貿區的情況。
一些人這才了解到,出身涿鹿的前任大學士馮銓,如今在香江島自貿區。
他被選為香江島自治議會的議長,就能和其他議員一起,代行國君的權力。
如此說來,豈不是普通民眾,都有資格成為國君?
一些人看著老秀才,不由羨慕起來。
因為按現在草擬的選舉辦法,只有公士以上身份,才有被選舉權。普通人只有選舉權,還是沒辦法成為國君。
老秀才有秀才公民,屬于公士以上公民。他是能夠參選議員的,只要成為某個自治議會的議員,就有資格和其他議員一起代行國君權力。
皇帝說“君臣民共治天下”,果然沒有把普通民眾拋一邊。
對這一條紛紛熱議,無論士紳百姓,都對其中的內容極為認可。
有些人了解到天朝和帝國的區別后,更是高聲喊著,讓大明重新成為天朝,成為天下的主人。
人們對開拓境外的熱情,再次高漲起來:
所有人都知道,能被分封的領地和自貿區,只能是海外塞外。
無論是臣子還是民眾,都能在開拓中分享利益。
——
不過也有些人,此時有些不安。
因為這次擬定的不止是有關君主的禮法,還有認定華人、漢人和公民身份的法律。
前段時間報紙上重申了“歸我者永安于中華,背我者自竄于塞外”,要把不愿歸化的外夷,全部遷移出去。
北直隸一帶,已經開始動手。把沒有改漢姓的蒙古人、色目人,強制遷移到塞外去。
冒辟疆自認為是歸順大明的,他在思想上完全是個中國人,當時也沒擔心。
但是在忽必烈被定為半華半夷之君后,他卻緊張起來,向父親冒起宗道:
“爹爹,咱們祖上是鎮南王,是元世祖的第九子。”
“現在元世祖被定為半華半夷了,咱們是華人還是夷人?”
冒起宗心里也有些忐忑,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己會被認定為什么人。
若是普通的蒙古人也就罷了,他們可是忽必烈的直系后裔。
忽必烈都被定性為半華半夷,他的后裔能被認定為華人?
所以他面對兒子的問題,只能強自鎮定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