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何德何能,敢用蟒袍玉帶?”
朱由檢笑著說道:
“你個人沒有大功,當然是不能穿。”
“但你出使代表朕和朝廷,卻代表大明威儀。”
“蟒袍玉帶是朕賜下的,你穿上就代表朕。”
“如果立下功勞,這身冠服就賜給你。”
又命尚衣監派兩個太監,專門管理蟒袍玉帶,并且為張鏡心梳洗打扮,顯示朝廷威儀。
張鏡心今年三十多歲,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,為人又頗為雅重,顯得氣節沉毅。
此時在皇宮精心打扮后走出、身邊還跟隨著太監和錦衣衛,沿途見到的官員無不側目,對其艷羨萬分。
甚至有人感嘆道:
“吾今日方知,何為復漢官之威儀!”
“這才是大明的使者啊!”
簇擁張鏡心回到家中,紛紛向他道喜。
張鏡心面上十分高興,和這些同僚一一寒暄。
但是送走這些人后,卻急忙在太監的服侍下,脫下蟒袍玉帶,把尚方劍和符節交給錦衣衛。
他的夫人十分不解,詢問他為何如此小心,張鏡心滿面苦澀道:
“蟒袍玉帶和尚方劍雖好,卻也會要命啊!”
“為夫這次出使,不知能不能回來。”
“家里的事都交給你,若我遭遇不幸,就按這封遺書來。”
驚得張夫人面如土色,在她追問之下,張鏡心才說了今日覲見的實情:
“皇上讓我效法班超、傅介子,這是讓我拿命拼啊!”
“成了倒還好說,甚至有望封侯。”
“但是失敗的話,那就是朝廷發兵的理由,如同前漢終軍。”
這是他先前絕對沒有料到的,否則他不會積極活動,謀求使者職位。
如今,手到擒來的任務變得風險很大,他心里著實有些后悔。
張夫人更是哭著道:
“不去還不成嗎?”
“皇上還會逼你?”
讓他想辦法裝病,辭了這個差事。
張鏡心言語間十分忐忑、顯得不情不愿。但是聽到夫人讓自己裝病辭職,卻立刻臉色大變,勃然大怒道:
“裝病像什么話?”
“為夫豈是那等人?”
“今日蟒袍已穿、符節已拿,若是辭了差事,為夫以后如何抬得起頭來?”
“這種話再不要說,把這份遺書收起來。”
讓妻子收了遺書,又叮囑道:
“出使的任務是機密,萬不可泄露出去。”
“為夫這就去找袁樞密,向他討個法子。”
換上一身便服,估摸著下班后去求見袁可立。
——
袁可立身為大臣,是能自由安排時間、不需要一直在樞密院衙門坐班的。
但他對皇帝的值班制度很支持,一直以身作則,通常在下班后才會回去。
平時去求見他的人,也會在下班之后才會來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