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光良夫婦回到香港已經是1949年8月。
此時是粵省jf的前夕,大量資金流入香港;僅8月11日這天,流入港澳的黃金達2萬兩,一周便已達五六萬兩。
在這種情況下,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,也是被炒高至600港幣。
當然也僅僅是到600港幣每兩的高位,這第一是陳光良在前面已經套現18萬兩黃金,狠狠的打壓了香港黃金的價格;第二則是自7月份后,黃金都是‘九五金’,故這個600港幣價格也算比較高的。
“老板,您個人的資金已經全部兌換成美元,平安銀行的資金要不要再兌換一部分美金儲備?”葉熙明走進陳光良的辦公室,詢問道。
老板將資金都兌換成美元,只有兩種可能性:第一,老板隨時準備跑路,畢竟jf軍可能打過來;第二,港幣和英鎊要貶值。
第二種可能性更大,因為老板在香港布局那么久,不可能想不到今天。
陳光良說道:“可以,除將自有的資金兌換成美金,再將少量的存款也兌換成美金,以防萬一。”
“好,我馬上去安排!”
這些年,平安銀行賺了一些錢,但因為投資中環花園道的總部大廈,總投資便是800萬港幣,再加上戰后將旗下的工業地盤進行重建和修建,投資就已經上千萬港幣。
不過平安銀行賺錢也很利害,首先存貸比就高達90%,這是因為有陳光良家族的美元/黃金擔保;其次,平安銀行旗下的地產信托部,擁有大量的廠房和倉庫,每年可收取不菲的租金,包括平安銀行大廈,也是對外出租,租金收益不菲;最后,平安銀行也參與了少量的黃金投資,獲利也是上百萬。
如今的平安銀行,資產值高達4000萬港幣左右,這是香港其他商業銀行不能比的,哪怕是東亞銀行,也不到其一半的資產值。
像此次兌換美元,平安銀行兌換個300萬美金,一旦英鎊貶值,平安銀行相當于就賺了兩三百萬的港幣,這已經是平安銀行一年的‘存貸業務’的盈利。
葉熙明離開后,陳光良還在思考平安銀行的發展問題:
首先,平安銀行由于戰后便和香港的工商業,特別是工廠主,建立起的‘合作關系’,已經是讓平安銀行的‘存貸業務’走在所有華資銀行的前面,五十年代甚至能影響和威脅到匯豐銀行的銀行零售業務。
其次,平安銀行的地產信托部,在香港擁有兩幢中環大廈,上百萬平方尺的廠房和倉庫(占地面積70萬平方尺,且都在港九的優質地段)。
存貸業務、地產信托業務,還有投資業務
“對,平安銀行要持股香港股市的潛力股票,做長期的投資,將來也為收購打下基礎。”
很快,陳光良決定讓平安銀行成立‘證券投資信托部’,后續將平安銀行的業務分為‘商業銀行’、‘投資銀行’。
“而且,平安銀行的地產信托部、證券信托部,也需要朝海外發展,投資商業地產、優質股票。”
“香港還是太小了啊!”
陳光良只能如此感嘆,他現在財富等級已經實在太高了,從三十年代就開始積累財富,戰爭對他財富的影響太低,甚至戰爭中他都還在發財,所以他現在是妥妥的‘現金流富豪’。
這一天,陳光良帶著兩位夫人在灣仔的六國飯店吃飯,他們一家非常安心,所以生活照常過得舒逸。
這是一家建立于1933年的酒店,和北平的‘六國飯店’相輝映,作為香港首家中餐廳酒店,備受華人喜愛。
席間,嚴人美說道:“好懷念當初的香格里拉飯店,以當時的香格里拉飯店的模式,哪怕過去那么多年,也沒有見過比它更好的。四樓的下午茶、三樓的西餐廳和酒吧、二樓的包廂和自助餐、一樓的舞廳和用餐大廳,還有一幢八層高的住宅酒店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