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梅英也說道:“是呢,那個時候的香格里拉飯店,和滬市的華懋飯店齊名,一中一西,深受上海灘的歡迎。哪像現在,我們吃飯還要在人家的飯店來。”
陳光良也被勾起以往的記憶,那個時候他時常在香格里拉飯店待,身邊美女如云,跳舞的舞伴都可以輪著來,像孔令儀、張涵芬等,隨便跳,甚至盛七這些都會和他跳舞,嚴人美也不會吃醋。
“不就是酒店嘛,我們在香港再開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便是!”
“真的?”
兩女都驚喜起來。
陳光良笑道:“香港這邊主要是地皮難尋,投資一家酒店對我們家族來說灑灑水,我最近把這件事記下,看看有哪里的地皮合適。”
“嗯”
他的腦海里,實際上對香港地圖和地盤,已經形成一個網絡地圖,此時他已經考慮起來。
九龍那邊,只有尖沙咀的九龍倉、藍煙囪合適建一流的酒店,但現在香港航運正是忙,怡和、太古是不可能賣出這兩個碼頭,哪怕是太古的藍煙囪(后世新世界中心),太古也不可能放手。
至于九龍的尖東,此時還是海,港府七十年代初才會填的,所以也不可能。
這樣一來,就只有港島這邊可以選擇,除中環以外,其它地方陳光良看不上。
所以,就只剩下中環的可選擇!
中環的地皮倒是有,但都很小,只能建后世的‘文華酒店’那種大廈酒店。
短時間來看,那就是搶在‘文華酒店(60年代初)’、‘希爾頓酒店(60年代初)’,率先在中環建立起一家五星級大廈酒店。
而此時的香港中環,其實也是有豪華酒店的,就是文華酒店的前身——告羅士打酒店,以及香港大酒店。
陳光良來到德輔道中和干德道的夾層區域,視察一幅土地,準備籌建‘香格里拉酒店’。
如今jf軍就要直逼粵省,香港的氣氛也是緊張起來,越是這個時候,越是好談下優質的地皮。
“老板,這個地盤德輔道中75~77號,是何東家族的,占地差不多1.6萬平方尺。旁邊的地皮德輔道中71~74號,占地面積1.9萬平方尺,則隸屬英資端納洋行,這是香港早期的四大洋行,如今已然沒落。”長江地產的副總經理嚴寬,為陳光良介紹起來。
實際上,這兩幅地皮就是后來的盈置大廈、永安集團大廈(聯邦大廈)。其中盈置大廈的地皮,是何東家族在1959年左右,以550萬港幣賣給恒生銀行作為‘第一代總行’;至于永安集團大廈,前身是60年代初期,張玉良家族建立的當時香港最高建筑物31層。
陳光良在心中評估了一下,拿下兩幅地皮的可能性。
首先是何東手中的這幅1.6萬平方尺地皮,此人和陳光良也算是老熟人,如今上門求購這幅地皮,雖然有‘奪人之好’的嫌疑,但問題不是很大。
至于端納洋行的這幅地皮,那就更加不是問題,無非是錢的問題。
此時香港中環的地皮,價格也就幾百港幣一平方尺,未來十年的漲幅都不會很大;畢竟前世1959年何東家族出售德輔道77號,售價也就550萬港幣,折合350港幣每平方尺。
而當初購入花園道地皮,陳光良已經花費近300港幣每平方尺了。
也就說是,最近十年香港的地皮、物業漲幅都是有限的,畢竟這一階段香港的經濟還在萌芽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