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去碼頭上找了,但碼頭上的一份工作,往往都需要拳打腳踢一番,才能爭搶到一個工作崗位,我打不過他們,留下點傷。”
男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好吃懶做之輩,卷起袖子,露出一些青一塊烏一塊的手臂。
“有沒有想過戰爭過了就回內地?”
“不想了,國內年年戰爭,不知道哪年平靜下來,而且就算沒有戰爭,日子也不好過。”
陳光良點點頭,哪怕是明年,來港避難的人口也是沒有停下來,剛開始港府還是全部收下,結果一看人口越來越大,根本養不起了,就關閉了關口。
隨后,陳光良詢問了男人會什么,直接讓一名屬下,帶著他們一家去新豐紡織做事。
畢竟交談也是一種緣分。
回到德輔道中的平安銀行大廈。
陳光良的心情有些波動,正所謂能力越大,社會責任就應該越大。
實際上,香港的財富很多,僅從內地流入香港的財富,就在5~6億美金,整個社會的財富至少都是100億港幣左右。就算按照明年最大的人口240萬計算,平均每人的財富應該是在四五千港幣。
當然,財富永遠是不可能平等的。
哪怕是比較平等的年代,也有人利用權力,為家人吃好點。
更不要說在香港這個資本區域,財富直接是集中在極少人的手中。
據個簡單的例子,黔省安順有一個富豪帥燦章,當年靠著開布匹店和鴉片生意,巔峰時期擁有1000萬銀元;雖然戰爭影響頗大,但其在1948年底來港時攜帶的財富,可以購買香港的一條街(一般的小街)。此人來港后,一直臥病在床(抽大煙),但對家鄉非常思念,還想辦法從老家帶來安順蕨菜。(不過其后人因為經營不善,七十年代便已經敗光了家財)
像帥燦章這樣的內地富豪,香港比比皆是。
他們既對內地有著向往,且同時對香港也沒有歸屬感,抱著這樣的心態,再加上水土不服,故在香港經營就不會順暢,最終錢財也會敗光或者被人騙光。
當然,也有不少富豪很聰明,帶來的財富投入到物業當中,成為香港的隱形富豪。據說后世香港,就發現不少擁有幾幢樓的富豪,但卻從未有個什么出名的事情,這種就是香港的隱形富豪,財富很多都是從清朝、民國就帶來香港,投資到物業當中。
陳光良想到香港如此多的富豪,又如此多的窮人,靈感就來了。
他叫來葉熙明,詢問道:“金銀業貿易場是什么情況?”
葉熙明當即說道:“現在jf廣洲在即,香港的黃金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650港幣每兩,大家都希望炒高黃金,持有黃金,然后一旦香港有事,可以遠走海外。”
香港有事,港幣會不會成為廢紙,大家只會憑借想象。
但黃金,一定是全球的硬通貨。
陳光良說道:“馬上替我在金銀業貿易場炒黃金期貨,不過我們是沽空,今天操作這樣”
他可是知道,廣洲jf的時間很快,余漢謀和白崇禧的軍隊根本不是101的對手,迅速被打敗;然后就是101陳兵香港邊界,隨時都有可能打進來,而且三天就可以打敗英國軍隊。
但很快,就確定不會收回香港。
那么,黃金很快就會大跌,這是必然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