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才是最可怕的。”施約克的馬鞭終于停下,“貨柜革命剛開始,他已經在布局下一個十年了。”
夕陽西下時,第一艘貨柜輪“環球號”鳴笛啟航。陳光良站在碼頭邊緣,看著貨柜在暮色中連成流動的金屬長龍。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銅鑼灣跑馬場的喧囂還未散盡,隔壁街角已豎起醒目的紅綠招牌。
1965年深秋的清晨,連卡佛集團的高管們站在玻璃門內,看著穿校服的學生對著“7-eleven”的霓虹標志指指點點。
這家占地不足四百平方尺的小店,正準備掀起香港零售業的一場新革命。
今天是香港首家7-eleven開業的日子。
籌備已經兩年時間,長實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,終于迎來第三種模式——便利店。
美國南方公司派來的督導員約翰盯著墻上的電子鐘,時針指向七點整時,他朝連卡佛零售總監艾倫點頭:“可以開門了。”
玻璃門推開的瞬間,涌進來的不僅是帶著海風氣息的顧客,還有隱藏在人群里的商業探子。
有人握著筆記本,視線掃過收銀臺旁的熱飲機——這種能即時提供咖啡的設備,在香港還是頭一次出現。
穿紅色圍裙的店員麻利地翻動鐵板,身后的貨架上,罐頭、香煙、報紙碼得整整齊齊。
一名客人走進來,立即從報紙架上拿了一份報紙,當看到柜臺旁邊的漢堡、熱狗、包子時,眼前一亮。
“倒是不用跑兩個地方了,真方便!”
大概是市民都沒有想到,早上不用跑報攤和早餐店,在7-eleven就可以搞定。
而針對跑馬場這邊的環境,7-eleven同時在中午和晚上也出售便當,相當的方便。
陳光良還是從報紙上看到7-eleven營業的,他的臉上露出一個笑容。
這一世香港的零售產業,似乎英資已經完全處于下風。目前香港的百貨產業,已經全部被華資占領,連卡佛百貨都已經被長實集團拿下;超級市場領域,長實集團的惠康超市占據四成以上的份額,而牛奶公司旗下超級市場,及屈臣氏旗下的超級市場,又各占了2成份額(此時牛奶公司還是屬于華資);而而現在,長實又率先進入便利店,自然接下來會繼續壟斷這個市場。
地產、酒店、零售、食品,擁有這四大業務,長實集團的多元化發展十分的順利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