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煦派宋用臣去,就是為了找到它。
除了金礦,當地的鐵礦和鉛礦也是重要資源。
這一次,全部找到了!
如今的金價,大抵和銀價是一比十或者十二的樣子。
若是大規模開采,哪怕是現在的技術,最初幾年,也是至少一萬兩以上的黃金收入。
價值數十萬貫!
但趙煦不想讓官府主導而是想讓民間去開采。
可他也不好明發詔書的方式通知天下人。
所以……
趙煦將手中的信收起來,對馮景吩咐:“將石得一叫來……我有事吩咐!”
……
元豐八年九月丁酉(初六)。
一個平平無奇的早上,王大槍和往常一樣,踉踉蹌蹌的走出了武學旁的小巷,扶著墻壁,揉了揉不堪重負的老腰,嘴里罵罵咧咧:“半掩門里的娘們,果然招惹不起!”
“不僅僅要錢,還要俺的命,俺以后還是少來吧……”
他摸了摸已經沒有幾個銅錢的錢袋。
就算想來,也來不起了。
半掩門里的娘們,雖然比瓦子勾欄里的便宜大半。
但和其快活一晚,也要三五百文!
對于他這樣的人來說,屬于高消費了。
王大槍將自己兜里的銅錢,都掏出來數了數。
就剩下幾十文了,得找個活計才行。
他想了想,就看向汴河方向。
去汴河的堆垛場里抗包,是他這樣的小人物在汴京城生存下去的根本。
<divclass="contentadv">一天工錢一百文到一百五十文,但東家不管吃住,還得交一筆錢給介紹、擔保的牙人。
算下來的話,每天工錢到手其實也就八十文。
干幾個月,扣掉吃食開銷,最多也就能攢下五六貫。
還不夠在瓦子里快活半個月。
想到這里,王大槍就啐了一口唾沫,打算回家去找阿母或者大兄看看能不能搞點錢花花。
他可聽說了,近來,他阿母和大兄的渾家,帶著幾個孩子一起給官家織麻袋,賺了許多錢。
大兄又跟著苗太尉,去了一趟河北救災。
聽人說,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險情,所以太尉直接賞給了五十貫的賞錢!
這樣想著,王大槍就向著他家所在外城方向走去。
走到南熏門的時候,剛好遇到了南熏門下的肉販們,驅趕著數千頭豬入城。
幾千頭豬,同時從南熏門下的‘豬廊’里被人驅趕著入城。
豬群哼哧哼哧著,渾身臟兮兮,甚至帶著很多糞便。
但汴京城里的大小屠夫們,卻一點不嫌棄,反而一個個在南熏門兩側的柵欄里,拿著眼睛,像打量著美人一樣,打量著被驅趕入城的豬。
他們在挑選著最大最肥出肉率最高的豬。
這是一門技術!
沒有十幾年歷練,根本學不來。
王大槍被豬群攔住了出城的路,沒辦法只能罵罵咧咧一聲,被迫留在柵欄內,等豬群被驅趕著進入南熏門內的豬圈中。
這個時候,幾個孩子,捧著一大撂還散發著油墨味道的小報,也到了柵欄里。
“賣報……賣報……今日份最新的汴京新報……”
王大槍看向那些穿的破破爛爛的孩子,也看到了那些孩子的腰上掛著的錢袋子。
里面的銅錢叮當叮當的響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