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傅堯俞的入局,就有些意外了。
這可是元祐時代的‘完人’啊!
什么叫完人?沒有任何道德污點,能做事,有能力。
就是太容易得罪人。
<divclass="contentadv">因為這個人,只說真話,不說假話所以被人認為‘毫無城府’——從來不裝,不掩飾自己,有事就說事。
這種性格,別說是官場。
就算是在民間,也會沒朋友。
所以,傅堯俞的朋友很少很少。
能跟他玩到的一起,基本脾氣都差不多。
而傅堯俞也在歷史上,留下了他的足跡。
成語:胸無城府,指的就是他。
“叫探事司稍微注意一下就行了!”趙煦吩咐著。
有傅堯俞在,他會主動幫趙煦盯著安惇、祠部、大理寺的。
是的,在這種眼睛里不揉半點沙子的,大宋版海瑞眼里。
沒有新舊之分,只有是非黑白。
他的性格,相當于王安石的拗加上司馬光的牛。
……
傅堯俞穿著常服,戴著幞頭,走進了祠部官署之中。
他的臉色有些黑,皮膚也有些干癟,雙手長滿了厚厚的繭子。
根本不像文臣士大夫,倒像是個整日在外干活的老農。
然而,當他走入祠部,所有官員都低下頭去,紛紛拱手行禮。
因為傅堯俞,是四朝元老。
他的資歷和王安石、呂公著是一樣的。
他是慶歷二年的進士!
英廟時代就已經官至知諫院、起居舍人、侍讀,后來又任為侍御史知雜事。
若非英廟駕崩的太早,他早已經進入三省兩府了——此人在治平年間是公認的帝黨。
也是深受英廟器重的正直大臣。
所以,哪怕是安惇這個負責核查的正官,在他面前,也要和晚輩一樣。
更要等著傅堯俞來了,安惇才敢開始核查。
這可是大前輩!
傅堯俞卻沒有這么多講究,他拱手回了一禮,就走到安惇面前,問道:“安御史,相關公文何在?”
安惇楞了一下,有些不太適應與傅堯俞這種人打交道。
但他還是恭恭敬敬的道:“傅公……相關文牘,皆在于此!”
“嗯!”傅堯俞點頭,直接繞過安惇,坐到那些案牘前,一封封的拿起來察看。
同時,他還從自己的袖子里,拿出了好幾本書,放到旁邊。
傅堯俞不時的就會拿起那幾本書,和手里的公文對照一下。
安惇好奇的湊過去瞥了一眼,然后他就發現。
傅堯俞帶來的這幾本,都是他從崇文院里抄錄的相關條貫、成法。
他是在拿著這些公文和祠部的文牘對照,查找其中的條例。
一條條的對照!
安惇看著,咽了咽口水,小心翼翼的問道:“傅公今日來的如此之遲,是因為在抄這些條貫?”
伏案的傅堯俞沒有抬頭,直接嗯了一聲,道:“既受君命,自當盡忠職守!”
他從昨日受命后,就鉆在崇文院里,整整一夜沒有合眼,將所需要的條貫、法條和相關法令都找了出來。
安惇聽著,想起了他聽說過的這位老前輩在治平年間的那些故事。
傳說和現實重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