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再拜而辭,恭恭敬敬,但神態平和的退出紫宸殿,準備啟程前往熙河。
因為趙煦清楚,智緣僧根本就不是什么慈悲為懷的高僧大德,更非憂國憂民,入世濟世的經略大師。
開封府的土質松軟,一般鑿井一兩丈,最多三丈后,井壁就會因為土質松軟而塌陷,最后出來的水,渾濁不堪,需要沉淀好久。
包括,章惇已經落職,正準備和狄詠一起陛辭南下。
但司馬光知道,他的身體已經非常糟糕。
“明叟不在御史臺,怎來了老夫這里?”
兩宮崇佛,最喜歡聽這種話了,自然是口誦佛號,都說甚好。
趙煦卻在心中,為未來的熙河各族人民,念了一句:“阿彌陀佛!”
一席紫衣僧袍在身,看上去慈祥親和,兩只耳朵大而肥厚,簡直就是菩薩降臨凡塵了。
為什么?
看他吹噓的那些功績就知道了。
趙煦回到福寧殿,石得一就迎上來,稟報著:“大家,太醫局剛剛來報,臥病的執政司馬光今日已經大好……”
水井的主人,每年光是靠著賣水,都能賺上數十貫乃至上百貫——就這,還是只賣鄰居、友人的緣故。
官家可是給他下過嚴令:不可驚擾司馬公休養!若有閃失,就要治他不孝之罪!
這就很好嘛。
司馬光點頭:“勞煩明叟掛記,實在不敢當!”
在王韶的兵鋒下瑟瑟發抖,朝不保夕,他不降就死!
只有結吳叱臘,是他說降的——可是,結吳叱臘當時已經走投無路了。
在司馬康的攙扶下,司馬光走到了門外,看著數十名禁軍,正圍繞著一個大木架子,輪流上前踩踏的景象。
司馬光點點頭:“如此,真善事也!”
同時也仗著郭逵默認(郭逵和王韶不和),所以才能到處傳揚、吹噓他當年如何如何說降各部的功績。
汴京城最貴的就是土地,而土地上最貴的是水井。
司馬光聽著,楞了一會,然后才對司馬康說道:“帶老夫去看看……”
兩宮隔著帷幕看著,也是滿意無比,都紛紛囑托:“熙河有大師,定可去貪去殺,使熙河上下,感受佛法普照……”
“大人,要不要上書朝廷,請天子賜肩輿?”司馬康見著自己父親的神態,低聲問道。
司馬光聽完,當即就激動起來:“朝中宰執,緣何不勸諫?”
司馬康是知道自己的父親的性子的。
而趙煦委派的大臣們,則可以代替司馬光做出屬于司馬光的修正。
司馬康自然不敢隱瞞,答道:“回稟大人,是神衛軍的士兵在鑿井……”
司馬康連忙解釋起來:“聽說是官家命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苗授率部鑿井,以對抗旱災……”
也是仗著王韶已死,當年開邊的見證人,也都不在朝中。
司馬康頓時不敢再說話了。
司馬康說道:“聽說,官家已經命神衛軍、龍衛軍等諸軍,在開封府各地,皆擇地而鑿井!”
“于是,賜給苗帥宮中圖冊,苗帥以此,教神衛、龍衛等軍于汴京內外鑿井……”
“如今興師討伐,于國何益?”
“那南方交趾之地,皆不毛之土,瘴癘所在!”
以人為畜,自身也會變成禽獸!
何況,請賜肩輿,基本就相當于致仕辭官。
但是……但是……
然而,司馬康的希望,終究還是落空了。
“乃是欲引井水抗旱……”
所以,趙煦選中了他,還派人去給他送了些日稱、金總持等人翻譯的密宗佛經。
只要西賊愿意拿了熙河,就不再和大宋為敵,從此太太平平,就可以把熙河賜給西賊。
何況是那廣西以南,交趾的不毛瘴癘之地?
于是,當即就對司馬康吩咐:“康兒,為我準備筆墨紙硯,老夫要上書天子,請求陛見獨對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