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章潛移默化
司馬光的上書,送到趙煦手中。
趙煦看完就嘆息一聲:“咱們這個司馬相公啊……”
司馬光的脾氣,趙煦是清楚的。
與那位在江寧的拗相公,幾乎相差無幾。
一樣的倔強,一樣的臭脾氣,也一樣的執拗。
已經認定的事情,那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。
趙煦也從未指望過能改變司馬光的想法——哪怕在現代那樣的社會,也有大批老人的思想,根深蒂固不可改變。
和這樣的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。
因為他們的世界觀已經固定。
要么順著他們,要么干脆不理。
但想要將這些東西,傳播開來,并讓人接受。
慢慢來,徐徐圖之,步步為營。
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……
于是,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。
將要隨他一起南下,前往廣西的第四子章援,在旁邊低聲道:“叔父曾和兒說過,此預算書在制作時,得到過宮中授意……”
章援頓時欣喜若狂,連連拜謝:“多謝大人厚愛!”
根據傳說——天子手詔,常有奇文怪字,世俗不解。
但章惇什么人?什么性格?
其行事風格,與先帝根本就是兩個樣子。
除非發生奇跡,不然永沉選海!
自然,算學的學生們,在太學生眼中,屬于他們將來的幕僚、下屬。
想著這些事情,章惇看著手中的預算書,感慨道:“陛下才智,可謂天授!”
這樣,御龍第一將,移防邕州,一年所需的總開支是三十萬九千貫。
近來,蘇頌那邊也有傳說流傳——天子授蘇公西域符號,以為計算之用,蘇公用之,大贊其簡,乃以之為算術之道。
<divclass="contentadv">于是,蘇頌在開封府府學之旁,建立了一個——算學。
而算學、刑名等課畢業后,不過是吏員,屬于雜流。
所以,自熙寧以來,大宋軍費猛增,每年都在四千萬貫上下!
而大宋歲入,不過六千萬貫多一點。
合上預算書,章惇就對章援道:“廣西炎熱瘴暑,汝可要想好了!“
偏偏趙煦不能不理司馬光,因為他覬覦著司馬光的政治遺產。
哪怕再乘以十,也只是小錢。
據說蔡京也很重視這個算學,十余日里,就已經親臨算學數次,勉勵學子。
當然,這僅僅是御龍第一將本身的維持費用。
扣掉買馬費用,實際軍費大約十萬九千貫。
許多太學生甚至偶爾會抽空去算學游覽一番,激勵‘算學諸生’。
太學那邊,并沒有什么反應。
章惇看著手中的預算書上,那些用表格羅列的支出項目。
此外春、夏兩季賜衣的衣料布帛,特支、食鹽等常規供給,每人每年列支三十貫,五千人就是一萬五千貫。
這對章惇來說,是巨大的犧牲。
章惇已經完全收拾好了行囊,也得了旨意,明日陛辭離京。
在這樣的拉鋸中,章衡率領的戶部,上呈了御龍第一將今年移防邕州的預算。
所以大批汴京寒苦人家的孩子紛紛報名,不過旬日,就得了三百余生。
但給了司馬光面子,將王覿的懲處中的罰銅減少到十斤,其磨勘減為一年。
“子平確有治世的才干!”章惇感慨著。
那就實在是太劃算了!
于是,欣然允準了章衡的預算,命有司準備錢帛。
確實是那位陛下的風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