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賈們帶著伙計,用著大稱,一筐筐的收購著。
雖然收購價很低——品相好,個頭大的一斤不過十來錢而已。
而其他魚獲,不過七八錢一斤。
可是一艘漁船,常常能有數百斤甚至上千斤的魚獲。
所以,這些漁民常常能拿到十幾貫甚至數十貫的銅錢。
這讓宋武看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。
他舔著舌頭,呼吸著。
招安!
我也要招安!
哪怕招安后,官家不給他官當。
他帶著兄弟們,一起打漁也可以發家致富!
于是,宋武不再遲疑,直接和這文士道:“當今官家圣德至斯!某若再冥頑不靈,那就真的是良知盡喪,愧為人子了!”
“請先生回稟明府……”
“某,宋武,感佩朝廷恩典,愿受招安,從此為大宋臣民,食官家俸祿,至死不悔!”
文士握住宋武的手:“頭領能知大義,率眾歸明,吾必上稟明府,言說頭領忠義之事……”
“旬日之間,官府招安使者必入頭領水寨!”
“屆時,頭領受了招安,直去明州城中,接受官身便可。”
……
宋武在這天下午,乘上一艘快船,沿著昌國復雜的海岸線,向前航行,穿過岱山島,進入了一座在岱山以東的海島。
這里是他的老巢。
上百艘的大小船只,密密麻麻的停泊在島嶼深處的一個海灣。
而他的水寨,也就設在了這個海灣盡頭。
當宋武回到水寨,當即召集了他手下的大小頭目——海上的海賊頭目,基本都是操船的船長。
這很好理解——船行大海,船長的經驗是最重要的,也是最關鍵的。
因為大海上,任何一個錯誤,都可能導致船毀人亡。
宋武將這些船長召集到一起,說了他應邀在昌國的見聞,也講了現在官府的政策。
船長們聽完,頓時都按捺不住了。
“宋哥哥,官府真的肯赦免我等?”
“哥哥,朝廷真的肯給俺們差遣?”
“俺們真的可以上岸,不受官府追緝?”
船長們亂糟糟的問著。
宋武見著,在心中嘆了一聲,雖然他已經決心接受招安,但多少還是有些心涼,但這就是外越人。
自古以來,外越人都是‘海外孤忠’——只要朝廷(不管哪個朝廷),肯接納他們,肯給他們一條出路,基本都會感恩戴德的欣然上岸。
海上討生活的艱辛,是外人無法想象的。
荒島上,缺衣缺食,無醫無藥。
海上潮濕,各種疾病叢生。
好多人三十來歲,就已一身的病,連刀子都拿不起了。
孩子們更是很難長大。
宋武的妻妾給他生了八個孩子,卻只活下來一個,其他都夭折了。
于是,他微微點頭:“某已經決心,接受招安,等官府招安使者到,就帶兄弟們一起去明州,拜了明府,受了官家的官職,與兄弟們登岸!”
于是,整個水寨一片歡騰,好似過年了一般。
宋武瞧著水寨中的景象,也是嘆了口氣。
然后悄悄的找到了他的弟弟宋文,同時也這寨中的二把交椅。
兄弟兩人徹夜長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