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煦的生母朱氏,如今就在那迎陽門內,奉兩宮旨意操辦此事。
想到這里,趙煦就回頭看向太皇太后,低聲問道:“太母,孫臣聽說,富文忠公的遺孀周國太夫人已經入京?”
“嗯!”太皇太后嘴角微微得意起來。
周國太夫人晏氏,自入京后,第一時間就到了高家祖宅中,拜謁了她的生母秦國、魯國太夫人。
又是伏低做小,言辭謙卑,又是連連稱贊,說太夫人有福氣,合該受天下供奉。
老太太年紀大了,想要的東西,也應有盡有了。
就剩下這么一個心病,如今,見著昔年自己艷羨不已的‘別人家的女兒’,在自己面前如此作態,哪能不高興?
于是大悅,與周國太夫人相談甚歡。
在對方的刻意逢迎下,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很多。
太皇太后自是大大長臉,深感自己確實天下第一孝女!
于是,便下了旨意,周國太夫人給真俸(足陌)。
雖然富家人未必就缺這點錢,但天底下,能享受真俸支給的命婦,數來數去也就那么幾個人。
除了兩宮的生母外,就是荊王趙覠的正妃還有大宗正趙宗晟的正妻。
臣子中,還在世的,就剩下了這個周國太夫人了。
所以,這個待遇在政治上很高。
但趙煦知道,那位太夫人入京,肯定不是為了給自己要待遇和榮譽的——她要了,除了風光有什么用?
人家拖著老邁之軀,不顧舟車勞頓入京,在高家、向家兩位太夫人面前伏低做小。
自是所圖甚大!
除了給富弼來爭陪祀先帝神廟的位子,不會有第二個可能!
不過,趙煦不會讓其得逞的。
倒不是趙煦對富弼有意見——上上輩子,他是有的,但在現代留學之后,他已經知道,比起其他舊黨大臣,富弼算得上是公忠體國了。
而他現在連文彥博都肯接納,又怎會揪著富弼不放。
所以,這純粹是公事!
原因很簡單——太廟陪祀功臣的數量,素來稀少。
祖宗以來迄今不過十幾人,且泰半都是國初的功臣。
一般來說,一代天子身邊,能有三個位置,就已經阿彌陀佛了。
而趙煦的父皇,哪怕在他各種騷操作下,最終神廟里能有五個位置,就已是極限!
蘿卜坑就這么多。
他富弼先占一個,其他人怎么辦?
要知道,功臣陪祀的位置,可是趙煦手里很重要的資源!
偏偏,其實如今趙煦父皇身邊的位置,已經及其緊張了。
旁的不提,王安石肯定有一個坑。
畢竟,沒有人可以繞過王安石去評價趙煦父皇。
此外,文彥博能不給嗎?
文彥博給了的話。
蔡確呢?
韓絳呢?
呂公著呢?
這三位宰相,百年之后,若不能送到先帝神廟里,將來就只能放到趙煦的神廟里供起來了。
沒辦法,一個是受托遺詔,顧命托孤,定策擁立的宰相。
其他兩個,則是扶保少主,安定國家,平穩過渡的功臣。
所以就很麻煩!
當然了,趙煦現在關注點不在這個事情上。
畢竟,人家現在也沒有提出要求來。
趙煦關心的是另一個事情。
“太母,孫臣聽說,包孝肅公的長媳永嘉郡君,此番似乎也隨了周國太夫人入京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