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很快,他就懂了。
因為在這個時候,文彥博回頭,給他使了個眼色。
這個眼色讓馮京很不安,趕緊俯首謝恩。
然后,馮京就聽到了張方平的聲音。
“奏知兩宮慈圣,老臣惶恐,斗膽以為,方今天子御極雖不過年許,然圣心仁德,有古先王之風;聰俊果決,有祖宗之佑;愛民如子,得二圣之親教。“
“今陛下圣心傷于淮南災情,憫百姓之苦,則必有恩典,加于淮南。”
“老臣死罪,敢請慈圣在此,候陛下醒轉,先降德音,再定條貫。”
張方平的話音剛落,左相韓絳就已經拜道:“老臣附議。”
然后是尚書左丞張璪:“臣附議。”
“臣附議!”知樞密院事李清臣持芴而拜。
尚書右丞鄧潤甫緊隨其后:“臣附議。”
而右相呂公著,過了好一會,才施施然再拜稽首:“臣附議。”
于是,門下侍郎李常、同知樞密院事安燾等人開始站隊。
顯然,朝中已經悄然劃分出了兩個派系。
左相派和右相派。
這是馮京在河南府所不能發現的事情。
而在這個問題上,兩派宰執,都贊同了張方平的話。
什么情況?
馮京猛然醒覺過來,抬起頭,看向他身前的張方平,暗罵一句:“老匹夫!”
為什么?
因為馮京發現,自己好像被張方平坑了。
因為張方平的這一席話,直接將他架在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地方——他前頭才奏請兩宮慈圣,要去他老丈人那里請來當年老丈人在青州賑災時總結寫下來的《青州賑濟策》作為藍本來主持淮南安撫。
結果,張方平立刻跳出來,請求兩宮等待官家醒轉,再請旨,有了旨意大家再按照官家的旨意來商議,怎么做這個事情。
換而言之,張方平是踩著他馮京馮當世在這邊演忠臣!
張方平是忠臣的話,那他馮當世是什么?奸臣嗎?
馮京頓時冷汗淋漓。
他雖然沒有聽過‘忠誠不絕對,就是絕對不忠誠’這句話。
但是,趙官家們敏感多疑的性子,他還是清楚的。
這要是因此得罪了那個小官家……
馮京趕緊縮了縮脖子,再不敢出聲。
但有個事情,他有些搞不懂了。
當今官家,聰明、仁圣、寬厚之名,天下皆知。
他也聽說過,這位少年天子的諸多事跡。
可問題是……
這是救災呀!
而且,涉及淮南路這樣的卡在大運河關鍵節點的地區的救災大事。
不是汴京城里過家家。
這些宰執大臣、元老重臣們,就愿意跟著小官家的指揮棒轉?
他們不怕出問題嗎?
還有文彥博,為什么不出聲質疑?
當年六塔河的教訓還不夠嗎?
趙官家們一拍屁股就做出來的決定,害死了那么多人,還不夠?還要跟著他們瞎胡鬧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