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京是親身經歷,并參與過當年的六塔河之議的。
他也是親眼看著,歐陽修等反對回河的大臣們,在御前據理力爭,甚至擺出了數學模型——然欲以五十步之狹,容大河之水,此可笑者,又欲增一夫所開三尺之方,倍為六尺,且闊厚三尺而長六尺,自一倍之功,在于人力,已為勞苦。云六尺之方,以開方法算之,乃八倍之功,此豈人力之所勝?是則前功既大而難興,后功雖小而不實。
然而,仁廟不聽不聽,王八念經。
就是要一意孤行,終于釀成了延綿至今的大禍!
黃河直接決堤,咆哮著變成了二股河!
而當今天子,雖然聰俊,但在賑災、救災的事情上恐怕也未必能聰明到哪里去。
證據就是——先帝也在回河上栽了大跟頭!
熙寧回河,再次重蹈六塔河的覆轍。
河北至今,依然沒有恢復元氣!
先帝尚且如此,先帝教出來的小皇帝,還能強到哪里去?
所以……
現在是什么情況?
馮京真的有些不懂了。
他哪里知道,元老宰執們,之所以肯相信趙煦,并且一致要求,要等他醒來,得了指示再來商議這個事情。
這是有原因的。
在過去的這一年半的事件里,趙煦一直在朝中表現出了極為合作、且愿意聽得進意見的姿態。
只要是他在場的聽政,不管什么事情,他也愿意聽一聽不同意見,然后請大家議一議。
甚至,還在執政難產的時候,發明出了宰執提名,待制以上大臣廷推的政策。
將大宋與士大夫治天下的國策,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!
反倒是兩宮,特別是太皇太后,有時候會依著自己的脾氣,一意孤行的做事,實在是有失士大夫之心!
其次,則是趙煦已經在相關方面,出了成績了。
去年河北清淤,就做得很好,可謂成績斐然。
特別是東流道,經過清理后,今年一年,黃河都很安靜——雖然這與上游降水減少有關。
但成績就是成績!
而今年,宋用臣再次掛帥率軍南下救災,也同樣做出了成績。
只花了兩百萬貫,就基本穩定了淮南,特別是大運河這條動脈。
皇帝肯聽勸,還特別愿意征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,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。
同時,他在這方面還有成績。
不請他出來難道在這里聽兩宮拍屁股做決定?
當年的六塔河,可差點沒把大宋干崩!
無論是宰執,還是元老,都不希望再來一次了。
但馮京在七月中旬才入京,哪里知道這些事情?
好在,文彥博見他的模樣,就悄悄的對他輕聲提醒了一句:“當世啊,若想留在朝中,以后還是要少說話,多做事。”
和其他人不一樣。
文彥博在一開始,就感覺味道很不對!
他現在嚴重懷疑,當朝的官家,在穿老劉家的衣服,而且還是漢高祖、漢太宗、漢昭烈帝的衣服。
尤其是今天,這一場好哭。
怎么看都像是漢昭烈帝的基操。
不過呢,文彥博會將這個事情,埋在自己心里面,帶到棺材里去。
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