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有,這個事情不就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市易法了嗎?
而且,朝廷怎么確定,常平倉里的糧食和絹布,價值幾何?
一匹上好的絹布,地方官指鹿為馬,非說它是破布,不值錢怎么辦?
此外,呂公著還暗示李常——動常平倉,是會死人的!
所以啊…
呂公著讓他再想想,再考慮考慮。
作為好學生,李常對自己的恩師,當然非常尊重。
何況,呂公著說的,確實很有道理。
于是,這些日子,李常一直在修改、完善他的想法。
“恩相請上座。”李常懷揣著激動的心情,將呂公著請到令廳后的客房上首。
“恩相此來,可是對下官前時所議,有新的指教?”李常畢恭畢敬的奉上茶水后,就拱手問道。
呂公著端起茶盞,嘗了一口,然后才道:“公擇且先坐下來說話。”
李常恭恭敬敬的坐到他的身邊。
就像當年求學的時候一樣,看著自己的老師。
“老夫此來,是來向公擇致歉。”呂公著看著李常,拱手道。
李常頓時吃了一驚,連忙起身,不敢受呂公著的禮:“恩相何出此言?”
呂公著嘆了口氣,道:“卻是因為國事,可能要讓公擇委屈一番。”
李常不懂了。
不是說好,來談我的那個方略嗎?
怎么就變成我委屈了?
呂公著也不瞞著他,直接道:“老夫打算,上書天子,借公擇之策,解一時之急!”
“還請恩相明言!”
“老夫打算,奏請官家,分遣御史、朝臣,前往大名府、河南府、京東路、京西路…”
“命御史、朝臣及本路常平官,開常平倉,將常平倉中之絹布、陳米,就地發賣,換來錢帛,以解國用之急!”
“所以,老夫說,要讓公擇委屈了。”
李常聽著,自然明白呂公著是個什么意思?
這是將他苦心積慮想出來的方略,當成一錘子買賣做了。
這對李常來說,很可能意味著他,這段時間的辛苦,化作泡影。
而李常是了解呂公著的,他知道,若沒有發生什么大事,他是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的。
于是問道:“恩相何故如此焦急?”
這事情是可以慢慢來的,沒必要這么急匆匆的做事。
而且,現在將常平倉的絹布、陳米拿出去發賣了。
很可能價值會大打折扣。
至少遠不如春荒或者冬天發賣,更有價值。
呂公著嘆道:“老夫擔心,熙河路戰事若起,而一旦戶部無錢…后果不堪設想!”
太宗的故事,大宋人盡皆知。
西軍的丘八們的脾氣,大宋上下也是略有所知的。
若真的發生戰事,賞賜不到位,不及時,那就要命了。
李常自也知道這其中的輕重,想了想,道:“既是為了國事,下官豈有二話?”
這個天下,可不僅僅是趙官家的。
也是他們這些士大夫的。
大宋乃天子與士大夫共治之天下!
所以,大宋士大夫們的主人翁意識是遠超其他任何朝代的。
(本章完)
最新網址:lewen
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。(明智屋中文沒有彈窗,更新及時)
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