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時,也是文彥博的對頭。
政治地位,隨之迅速抬升。
先以元老,國家股肱、社稷老臣的名義,慰留京師。
旋即,落宣徽南院使,進拜彰德軍節度使,授予節鉞。
然后,又以‘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,國家宿老,先帝股肱’的名義,命宰執等商議國事,備詢于張方平。
這就是給了監督都堂決策的權力。
雖然這權力很縹緲,可,哪怕是做做樣子,宰執們也必須尊重這位致仕元老了。
然后就是拜其為‘判元祐字典編纂使’。
與之搭檔的,是現在在場的時任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。
而至今,鄧潤甫依然兼著提舉元祐字典書局的差遣。
并且,鄧潤甫非常清楚這是他最重要的差遣!
重要性可能還在其尚書左丞的執政身份之上!
此乃宰相的敲門磚!
張方平的地位再次攀升!
現在,張方平基本上就是明牌的文彥博反對派。
明眼人都看出來了。
這就是宮中為了制衡文彥博而選擇的老臣。
大小相制,異論相攪嘛。
大家都懂!
而文彥博的反應,也證明了這一點,今年八月,太皇太后坤成節,文彥博費盡心機,將留守河南的馮京運作回京。
而馮京回京后,就借口要侍奉丈母娘周國太夫人晏氏,賴在京城不走了。
隨后馮京就在文彥博的幫助下
,參與到了元祐字典書局之中。
并在九月中旬,正式以保寧軍節度使落留守河南府并致仕。
然后,以保寧軍節度使同判元祐字典編纂使。
名正言順的跳到臺上,和張方平打擂臺。
此事,雖然看上去是文彥博贏了。
然而文彥博費盡心思,將馮京弄回來的這個事情本身就說明了,在文彥博眼中,張方平是一個值得重視,并且需要全力以赴的對手!
而張方平能把文彥博逼到這個地步,則說明他的地位在元老里已僅次于文彥博(不包括王安石)。
而這樣的一位元老,卻選擇將自己的政治人脈、政治遺產以及政治衣缽,在今天晚上,公開的托付給蘇軾。
關鍵,他的兒子們也都在場。
而且,看上去都沒有意見,甚至樂見于此!
真是奇了怪了!
這一家子都不正常!
只有那幾個熟悉國朝舊事的老人,在心中若有所思。
“這還真是張安道能做得出來的事情……”
“尤其是考慮到,張安道素與那一位交好,而那一位早將蘇軾視作弟子、衣缽傳人!”
“錯非其亡故時,蘇子瞻還年輕……恐怕直接就傳衣缽了。”
“今天張安道,多少有些代替故人完成傳承的意思……”
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