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下雪也不是很遠了。
一旦下雪,他的大軍,就將不得不在雪夜中,向后撤退。
十幾萬人的洪流,數十萬甚至更多的牲畜。
足以在寒冬季節造成一場災難!
一場遠超三年前,秉常親政蘭州,結果被宋將王文郁夜襲,導致營嘯,大軍崩潰,十余萬人爭相逃命,結果黃河開裂,數萬人葬身冰河的災難。
因為,當年秉常是在蘭州正面,他身后就是涼州。
大軍可以從容撤退,涼州城里儲備的糧草、燃料也足以支應大軍需求。
但現在,他的后勤基地,是在天都山與橫山、柔狼山包圍下的南牟會。
接近百里的延綿山路,在寒冬季節,足以讓一切后勤補給,成為噩夢。
大軍后撤,更將舉步維艱。
“該撤軍了……”
他的理性無數次告訴他。
但他不敢撤,也不能撤。
撤軍,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敗軍撤退,尤其如此。
他的部隊里,可是有著十多萬的婦孺青壯!
有從大白高國的部族抽調的,也有從橫山羌部里強征的。
一個不好,就可能全軍崩潰。
十幾萬人,將變成南蠻騎兵嘴邊的肉。
更不要說,他當初為了繼續戰爭,曾強行扣押、軟禁了破丑家、五牛家等豪族首領。
這些人一旦回到南牟會……他們一旦得到自由,就會帶著他們的兵馬離開,從此再也不會聽他的號令。
“國相……”他的親信部將梁乙勝來到他身邊,低聲道:“南牟會那邊,送來的糧草,只有五百車……”
“根本不夠大軍吃用。”
“各部都在宰殺牲畜了……”
梁乙逋聽著,點了點頭,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
“再等等看……”
他在等一個希望!
南蠻答允他和議的希望!
一旦如此,他就可以從容撤軍,而且是帶著勝利撤軍。
他可以告訴國中各部——這些條件,都是我爭取來的,是我用刀子逼著南蠻答允的。
在利益的裹脅下,破丑家、五牛家、拽厥家也會捏著鼻子認可。
現在,無疑就難得多了。
可他只能等等一個奇跡,或者等到一個他不愿意聽到的聲音。
好在,他也已經做好了后手。
鐵鷂子、步拔子、潑喜軍這三支精銳,一直被他牢牢控制。
此外,其他各部的精銳,也都被他籠絡了起來。
只要大軍在手,一切都有可能!
……
十一月越來越近。
汴京城的氣溫,也越發的寒冷。
好在,白波攆運司以及御河漕運司,趕在汴河斷航前,將汴京內外的石炭場全部填滿。
這個冬天,汴京百姓,依舊可以用廉價的石炭取暖。
趙煦穿著遼人送來的貂皮所制的裘衣,在沈括的簇擁下,走在了軋棉車間中。
看著那一具具軋棉機,將棉鈴中的棉籽軋出來。
這些軋棉機的發明,趙煦也是貢獻了一部分力量。
因為他在現代留學的時候,因為工作關系,在西北的農村地區呆過。
所以,他見過當地農民家里收藏的土制軋棉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