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弟弟的渾家的小舅子在開封府當差,他親口告訴我的……”
“哎呀呀,又有錢賺了!”
“不對!”
“是應該又可以增長仁義了!”
生意擴大了,自然要雇人,雇人越多,仁義越多。
頓時,許多人都覺得,自己體內的仁義之魂,已經在燃燒了。
這朝廷里的大人物們也真是的!
早說多雇工,就能變成仁人義士。
那俺們,肯定會大力擴張自己的買賣,拼命雇工啊!
……
在商賈們嘰嘰喳喳的議論中,刑恕騎著馬,在一隊禁軍的簇擁下,來到了這白馬鎮外的官道上,準備著歡迎遼使。
在他身邊,有一輛馬車,車上坐著耶律琚和耶律永昌。
“和叔……那位就是蕭德崇了……”耶律琚掀開車簾,看著出現在道路上,被宋軍簇擁著的遼國使團,指著在人群最前方的那位高大的遼國權貴說道:“其乃四國舅房的嫡脈所出,為人素來高傲……”
刑恕點點頭,作為大宋負責對外關系的大臣。
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!
刑恕對遼國政治及其淵源,自然是用過功的。
何況,他還能從耶律琚和耶律永昌等人處了解、詢問。
故此他知道,不要看遼國后族,皆漢姓蕭氏,就以為他們系出同源。
但只要仔細研究,就會知道,漢姓蕭氏之外,遼國后族還有契丹姓氏。
而這些‘蕭姓’外戚的契丹姓氏,可能就完全不同了。
一般來說,國舅家主要出自五個不同氏族,這就是遼人口中所謂的國舅五房了。
更正統的稱呼應該是:二國舅帳五房。
二國舅帳者,審密氏二姓,既契丹立國以前,還是部落聯盟時代,就專門和部落首領聯姻的審密氏拔里、乙室已兩族。
然而……
其實,現在真正的審密氏拔里、乙室已兩族的人,早就被人殺光了。
遼國早期,混亂的政治,讓帝系都轉移了好幾次。
作為外戚的國舅帳,更是殺的人頭滾滾。
所以,現在的所謂二國舅帳五房,早不知道換了多少次血了。
蕭德崇所在的所謂國舅四房,就是承天太后時代才出現的乙室已少翁房。
這一房,系出承天太后父族蕭思溫家族——乃是蕭思溫幼子這一脈。
與如今遼國的后族,蕭思坦(廢皇后蕭觀音)所在的拔里氏國舅兩房,完全不是一個源頭——他們都是述律家族的后人。
當然,真述律還是假述律,就沒有人知道了。
刑恕遠遠的看著,那個騎在馬上,穿著遼國貴族服飾的中年男子,眼睛慢慢瞇起來:“高傲嗎?”
傲就傲吧!
當初,耶律琚入朝的時候,不也挺高傲的嗎?
“他可有什么喜歡的我朝人物?”刑恕扭頭問道。
耶律琚想了想,答道:“據在下所知,此人不太喜好詩詞,倒是從小就喜歡聽人說蘇秦張儀的故事……”
“蘇秦張儀?”刑恕咧嘴一笑:“吾也喜歡啊!”
他本來就是縱橫派,在被官家任用,主管大宋對外的外交后,就更喜歡了。
“待吾與之親近親近!”
喜歡蘇秦張儀好啊。